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新能源汽车不断地发生质量问题,该怎么办?有解决的办法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16 20:26    点击量:

在2019年的今天,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新时代出租车行业的主力军。从网约车对纯电动新能源车的需求,再到新兴产业共享租车对新能源车的共享普及情况,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了我们生活出行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但是,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不断地发生质量问题,让大众都陷入了对新能源车质量的关注。无论是作为汽车购买消费者,还是出租行业的工作者,又或者是对共享租车的忠实用户,新能源汽车的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

 

动力电池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小编梳理发现,因为新能源汽车的质量不靠谱,而导致发生的事故和令车主不满意的事件不在少数。

 

2012年的5月26日凌晨,深圳比亚迪E6电动出租车被后方汽车追尾碰撞,车辆失控后多次碰撞并旋转,车体严重变形然后起火。

 

2018年1月25号,根据车质网的投诉显示,广汽传祺新能源GS4PHEV,充满了80%电量后,已经把电扇、空调、中控屏幕都关闭,但是纯电续航只有13公里,然后就完全没有电了。

 

多位雷克萨斯车主曾经反应自己的雷克萨斯混动车型CT200h,在经过6年15万公里的质保后,正正好就出现动力电池出现损坏的现象,整车只能依靠传统燃油机进行驱动。车主对使用六年就需要更换动力电池,维修花费金额约为3万元的情况而表达出不满。

 

可见新能源汽车无论是纯电动还是混合动力车型,只要是搭载了动力电池,在研发动力电池质量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确保制造动力电池的工艺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可谓是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而他家之所以能领先行业标准,出口到香港乃至美国,是因为他有着自己独立研发的俗称“三电”:电控系统,电机系统,电池系统。

 

一位电池专家说道。“新能源电动车相比传统燃油车电池部分尤为重要,由于电动车使用的动力电池多数为三元锂电池,而密度相对大,电池模组在组装需要比较高的机械化程度,如果生产的单体电池或电池组的一致性不高,质量残次不齐,电池漏液的情况时有发生,电解液一旦接触氧气,会迅速分解并可能引燃电池组,造成安全事故。”

 

可见制造动力电池的过程,和确保电池质量确实不容小觑。虽然案例中雷克萨斯的CT200h过保动力电池就损坏;传祺动力电池的续航远不达到官方宣传,这些都是是个别事件,但是动力电池生产过程是否符合标准,电池的质量是否残次不齐,这也值得相关部门进行考究。

 

新能源汽车布遍整个汽车行业

 

曾经奥拓可谓家喻户晓,90年代凭借着奥拓汽车,发家致富的不再少数。如今众泰汽车将江南奥拓改名成为新款车型江南TT进行销售,并且为了在新能源补贴热潮中分一杯羹,居然发布了新能源纯电动版本。

 

没错,新能源纯电动版本的江南TT无论外观造型还是整车布局都沿用了老版本,只是将汽油机改成电动机,再将三元动力电池放置在车上,即可摇身一变成为当今热门新能源车类型,如此地“换汤不换料”充当新款车型销售。

 

“换壳”也要保证质量

 

90年代的老车型江南TT肯定不如现代车型设计得周到和安全,而在谈及到新能源版本方面,那制造江南TT的动力电池零件公司无可厚非成为关注点,动力电池的制造会不会因为成本原因而滥竽充数呢?然后再需要关注的是90年代的江南TT车身设计,它又是否像现在新设计的新能源车一样,跟进了对电池相关的防尘防水防碰撞的防护系统呢?如果有防护系统,那在现时的汽车碰撞测试标准进行测试中,车身材料是否足够强硬应付碰撞时产生的撞击力,能确保好电池模组不受到挤压或者变形呢?

 

多方面考虑后,小编认为这样的“换壳销售”质量安全问题成为最大的关键。不难猜测的是,在控制造车成本,为了获得政府补贴最大化的情况下,车辆的动力电池防护系统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如果缺少了相关的电池防护系统,那安全隐患将会一路伴随车主。若小编作为车主购买了一辆如此令人不安的小车,又恰巧适逢暴雨时节,在经过一些需要泄水的路段,不妨多点留意车辆的状态,小心车辆高压电因为涉水而短路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累计将达25GWh。如此规模的退役动力电池,如果不能妥善处置,势必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新一轮的污染,也将影响到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的健康发展。工信部认为,从发展趋势来看,梯次利用市场前景广阔,已成行业发展热点,部分企业正在梯次利用领域探索“以租代售”等新商业模式。但同时也指出,梯次利用技术虽有一定进展,但还存在诸多问题,故此,本周,工信部一周发四文,重点关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

 

据工信部介绍,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汽车生产企业为主导,由其利用销售渠道建设退役电池回收体系,回收退役电池移交综合利用企业处理或与其合作共同利用电池剩余价值;另一种在回收的战略布局上,车企单打独斗者非常少,普遍趋势是选择与第三方回收企业或者电池企业“抱团”合作。目前国内主要参与电池回收的正规厂商多为第三方回收企业如光华科技、格林美、赣州豪鹏、湖南邦普等,还有锂电材料企业如华友钴业、天赐材料等,动力电池企业如比亚迪、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等。

 

工信部在调研中发现,当前从新能源汽车上退役下来的动力蓄电池量还较少,对其梯次利用大部分处于试验示范阶段,主要集中在备电、储能等领域,其中不少企业已经摸索出一些商业模式,同时技术创新方面也有所进展。以十大车企来看:

我们都知道,锂电池是由外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五大部分组成的,其中电极材料一直是行业关注和研究的重头戏。但事实上,电解液也在为锂电池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电解液在锂电池中的作用就像是血液对于人体的重要性,是锂电池中锂离子得以在正负极之间来回充放电的中间介质。电解液约占整个电池成本的15%,在锂电池循环寿命、安全性能、能量功率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锂电池的越来越普及,接下来,小编将带你大胆预测一下未来锂电池的几个发展方向!

 

电解液的安全性是第一

 

说到锂电池,现在很多对他存在质疑的声音主要处于对其安全性对的考量。而锂电池的电解液就是发生化学反应的重要环境,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电解液是提高锂电池安全系数的至关因素之一。

 

电解液的高效能排第二

 

目前,电动车行业最大的痛点之一就是续航能力。虽然锂电池相对于传统的铅酸电池,单位体积重量下,其续航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锂电池行驶路程仍然受到限制。

 

锂电池很难实现高倍率持续放电,主要原因是电池长时间使用容易发热发烫,内阻导致电池的整体温度过高,容易发生热失控。因此,这需要电解液在保持高效能工作的情况下能同时抑制电池升温过快的现象。另外对于锂电池而言,实现快充也是电解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电解液的长循环也很重要

 

现阶段由于技术的制约,废锂电池的回收利用的可能性很小。因此,缓解回收困境这一问题,可以从生产过程中,在电解液的选择上实现提高电池的寿命的效果。

 

长循环型电解液可以从寻找稳定性的电解液下手,选择具有热稳定性以及化学稳定性等电解液,提高锂电池的寿命。

总结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方面,无论是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和传祺新能源或者是深得民心的日本车企雷克萨斯,还是像生产江南TT这样的小众汽车企业,在造车质量安全方面还需要认真对待,如果存在相关的质量问题,消费者将成为直接的受害者。虽然在某一日新能源汽车的热点会降温,但是新能源汽车的质量安全问题,所面临的挑战并不会停止。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