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电瓶养护小常识:一定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21 22:43    点击量:
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由于发动机在低温冷车启动时的功率变大以及车内装备的复杂电器需消耗大量的电能,维持车辆电器系统可靠的充放电平衡变得特别困难,而在交通繁忙的城区行车时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在车辆停放过程中,由于电瓶本身的自放电效应加上防盗等控制单元所需的休眠电流使电瓶始终存在着一定的电流消耗。车辆长期停放而不予以充电必将导致电瓶损坏。电瓶的特性决定了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操作如下:

 

 

1)按照厂家的说明定期检查电解液的液面高度,需要时补充蒸馏水到最大刻度。
2)为减少蓄电池自放电,应保持蓄电池外表面清洁,干燥。
3)对于正常使用的车辆,应定期检查电瓶的电解液密度或开路电压,当电解液密度低于1.2g/ml或开路电压低于12.3V,蓄电池应重新充电至12.7V以上。
4)如果车辆闲置两星期以上,建议将电瓶负极电缆断开或关闭蓄电池主开关;如果闲置两个月以上,则应拆下蓄电池。
5)蓄电池应存放于高于-10℃且低于35℃的地方,至少每隔三月充电一次

普通汽车蓄电池的寿命一般在两年左右,免维护汽车蓄电池的寿命是普通蓄电池的一倍。但现实生活中汽车蓄电池往往不能使用到设计寿命就提前报废。致使蓄电池损坏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过度放电、长时间存放没有充电、没有电解液或电解液比重太高,受污物污染等,现在笔者就一些常见原因作个分析,希望对大家平时正确使用维护汽车电池有所帮助。

1、极桩和夹头大小不匹配。安装过松时,由于启动时电流过大、接触面过小或接触不良,极易烧坏极柱;安装过紧,拆装时猛打猛撬,易使极柱损坏,造成蓄电池报废。
 
2、 固定不可靠,车辆在行驶中产生剧烈震动,使胶封、外壳和盖等裂开。

3、 充电电流过大,造成极板上的活性物质过早脱落,缩短蓄电池使用寿命。

4、 起动时间过长,使蓄电池急剧放电,造成极板弯曲,活性物质崩裂。

5、 长期在充电不足的情况下放置或使用,使极板硫化。

6、 电解液面低于极板,使极板露出液面并与空气接触而氧化。在行驶过程中,电解液上下波动,与极板的氧化部分接触,致使极板硫化。

7、 电解液中含有杂质,主要是蒸馏水不纯及配制电解液时用了铜、铁等金属容器。这些杂质在蓄电池内会形成“小电路”,使蓄电池加速自行放电。

8、擦拭保养不及时,溢出的电解液长期堆积在盖板上,造成极桩与夹着腐蚀,产生氧化物,进而在盖板上形成通路,出现自行放电现象。

9、新蓄电池不进行初次充电或直接大电流充电,也会缩短其使用寿命。新汽车蓄电池在加注完电解液且必须采用小电流的方法进行初次充电后,方可安装使用。

10、忽略蓄电池的通气孔,若不对期导通,在使用中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蓄电池会因内压过高而损坏。

11、蓄电池添加蒸馏水后长期放置而不充电,造成蓄电池自放电或损坏蓄电池的极性。
12、蓄电池的电荷容量与发动机不匹配,造成极板早期损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