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电动车的决定性因素在于电池管理,车企可以通过对电池管理技术的优化,取得竞争优势!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26 21:13    点击量:

电池核心技术 德系电动车该怎么做?

凤凰汽车讯 据德国媒体报道,现在世界上最好的以及最便宜的电动车电池技术掌握在韩国公司手里。希望在电动车领域奋起直追的德系车企被别人扼住咽喉,是否会遭遇不可预测的战略风险?

被日本公司羞辱

最开始时,打算发展电动车的德系车企把寻找合适电池的希望投向了日本。在日本横滨郊区一座匿名写字楼的一间密闭房间里,日方东道主把奔驰当时负责战略的董事Grube与日产及NEC所谓的电池专家带到一张桌上谈判,对方的头衔和职责,奔驰方面一无所知。

后来,Grube及其同事郁郁不乐地回到总部斯图加特。他们试图在日本找到可以合适的电池供应商,保证奔驰未来的电动车拥有顶级的技术。不过最终以失败告终,他们发现,日本人没有诚意。日产和NEC合资的高性能锂电池生产公司AESC压根就不想给奔驰当供应商。除此之外,他们找了松下,发现这家公司与丰田走的太近;而索尼,则不想在电池方面大笔投入。韩国的LG和三星倒是兴趣盎然,但它们那时的技术达不到奔驰的要求。

自我发展失败

因此,奔驰CEO蔡澈决定采取电池技术的“三角战术”。在美国,奔驰入股电动车新锐特斯拉;在中国,与电池以及汽车生产商比亚迪合作;在德国,与化工公司Evonik合资成立电池公司Li-Tec。奔驰希望藉此能够为未来的电动提供最好的电池。

多年过去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当年负责寻找电池供应商的Grube跳槽到德国铁路董事会。Evonik难以忍受亏损,合资公司Li-Tec已经成奔驰的全资子公司,特斯拉之于奔驰,竞争大于合作,而比亚迪更是问题多多,别想指望它帮忙。

传统汽车零配件方面的龙头博世还在与合作伙伴开发电池相关技术,另外一大供应商大陆集团在这方面似乎也缺乏运气。从哪儿寻找未来电动车型的电池,成为德系车企的一块心病。

韩国领先十年

在韩国政府把电池技术作为战略支柱行业进行支持,投入数十亿的经费后,韩国企业的电池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年底,韩国起亚将发布一款名为Soul的电动车,所有技术均由韩国本国企业提供,售价便宜,外观设计合理,续航力夏天可达200km,冬天也有160km,比高尔夫电动版以及宝马i3更好却又更便宜。

目前市面上的几种电动车电池方案中,特斯拉的成本具有优势。不过,“韩国人在电池方面的技术优势至少领先十年”,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材料专家Felix Horch说道,“暂时没有人能超越”。韩国电池技术的领先优势将助其建立市场优势,到2016年,LG的电池成本将降到150-160欧元每千瓦时,甚至比特斯拉的超级电池工厂投产后的成本都低。

专家建议放弃

迫切发展电动车的德系车企把希望寄托在了韩国企业身上。奔驰已经预定了LG的产品,大众也把合作伙伴从日本三友变成韩国企业,而宝马更是很早以前就与三星展开了合作。

在传统汽车领域一直引领产业技术方向的德系车企,到了电动车领域却不得不四处求人寻找电池,心理上的落差可想而知。以后是只靠买解决电池问题,还是自己继续投入人力物力研究,实现自给自足,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德国汽车厂商不能放弃在电池方面的投入”,明斯特大学物理化学交流Martin Winter警告道,“摆在德国汽车前面的只有两条路,或者趁现在的时间窗口加大投入取得突破,彻底解决问题,或者把命运交给远东(韩国日本)供应商”。LG、三星们会不会借自己的优势选择客户,给韩国本土企业大开绿灯?这令德国汽车业界不少人担心。

“不用担心对其它国家电池的依赖性问题”,大众集团负责电动车项目的Thomas Lieber说道。大众一直在全世界采购其零件和技术,“锂电池究竟是来自德国、韩国还是美国,其实没有什么区别”,Lieber说道。这位大众高管相信罗兰贝格公司专家Bernhart的判断:电动车的决定性因素在于电池管理,德系车企可以通过对电池管理技术的优化,取得竞争优势。

19日有媒体报道,湖北泓元锌空电池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的“电动汽车用锌空气电池”行业标准获工信部批准,将于11月1日起实施。业内分析认为,锌空气电池概念股有望迎利好。

特点:适用低速车辆

湖北泓元公司负责人向媒体介绍,锌空气电池没有爆炸燃烧的可能性,能量密度比锂电池高80%至100%,初装价格只有锂电池的三分之一,同等重量续航里程约是锂电池的2倍。但由于比功率较低,瞬间放电能量较小,仅适用于公交车、旅游观光车等低速车辆。据悉该公司引进国内锌空气电池研发的领军人才、国家863项目“车用锌空气电池研发”课题组组长刘伟春为首的技术团队,在汉川投资建设锌空气电池规模化生产基地。

专家:期待政策支持

刘伟春昨天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锌空气电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当时功率输出非常小。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锌空气电池的正极材料有了突破,锌空气电池才开始有了大功率输出的特性。从国内来看,60年代末起,国内一些研究所、大学和大型企业开始对锌空气电池进行研究。

他介绍,目前锌空气电池应用领域很多,美国军用领域已经使用。产业方面,目前正在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但市场规模尚难预测。

“我国与国外相比,从技术层面上看差别并不明显,具体还是需要看国家的推广应用和政策支持。”

个股:概念有望受益

业内分析认为,锌空气电池概念有望受益。记者了解到,尖峰集团(12.17, 0.16, 1.33%)持有博信电池(上海)有限公司15%的股权,博信电池致力于锌空气动力电池的研制、应用开发和服务。但尖峰集团此前曾在上证e互动中称,该公司已停产。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