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锂电池放电放得越尽,电池的损耗就会越大,如何让笔记本的锂电池寿命达到最长?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28 22:19    点击量:

锂电池放电放得越尽,电池的损耗就会越大”,艾克郎大学,帮助美国太空总署NASA研究延长电池寿命的电子工程教授Tom Hartley,说到,“给电池充电充得越满,电池的损耗也会越大。锂电池最好是处于电量的中间状态,那样的话电池寿命最长。”

首先,过高和过低的电量状态对锂电池的寿命有最不利的影响,而充放电循环次数反而是次要的。其实,大多数售卖电器或电池上标识的可反复充电次数,都是以放电百分之80为基准测试得出的。

实验表明,对于一些笔记本电脑的锂电池,经常让电池电压 超过标准电压0.1伏特,即从4.1伏上升到4.2伏,那么电池的寿命会减半,再提高0.1伏,则寿命减为原来的3分之一;长期低电量或者无电量的状态则 会使电池内部对电子移动的阻力越来越大,于是导致电池容量变小。美国宇航局NASA让其哈勃太空望远镜上电池的消耗电量设定在总容量的百分之10,以确保 电池可以反复充放电10万次而不必更新。

哈勃太空望远镜上电池的消耗电量设定在总容量百分之10,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可达10万次。

其次,温度对锂电池寿命也有较大的影响(手机和其他小型电子设备对此点可忽略)。冰点以下的环境有可能使锂电池在电子产品打开的瞬间烧毁,而过热的 环境则会缩减电池的容量。因此,如果笔电长期使用外接电源也不将电池取下来,电池就长期处于笔记本排出的高热当中,更主要的是,电池长期处于百分之100 的电量状态,很快就会报废(包括我自己的笔电电池就是这么玩完的)。
 

由以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确保锂电池容量和寿命的注意事项:

不需要将锂电池充到百分之100满电,更不要将电量使用殆尽。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电池的电量维持在半满状态附近,充电与放电的幅度越小越好;

通用Chevy Volt电动车的出厂设计就是强制将电池电量维持在20%至80%,而苹果笔电的内置电池可能也是运用了这一方法(包括其他一些笔电和电子产品),让电池的可充放电周期数增加。

不要将锂电池(尤其是笔记本锂电池)长期在设备使用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工作。就算您的笔记本散热良好,长期百分之100的电量就等于对锂电池的谋杀。

1. 如果你长期用外接电源为笔记本电脑供电,或者电池电量已经超过80%,马上取下你笔记本的电池、平时充电不需将电池充满,充至80%左右即可;调整操作系统的电源选项,将电量警报调至20%以上,平时电池电量最低不要低于20%,在下降到20%以前即要进行充电;

2. 手机等小型电子设备,充好电了就应立刻断开电源线(包括充电功能的USB接口),一直接着会损害电池;要经常充电,记起来就充,但不必非得把电池充满;

3. 无论是对笔记本还是手机等,都一定不要让电池耗尽;

4. 如果要外出旅行,把电池充满吧,但请记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随时为电器充电,为了电池寿命,一定不要等到电池放干;

5. 使用更为智能省电的操作系统,比如正版Windows 7。

现今人们都拥有不少电子设备,其中很大一部分使用锂电池,确保电池寿命非常实用。毕竟电池报废了还要回收处理,否则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最近这两年我一直都在宣传铅酸蓄电池不是夕阳产业,一年多前几乎是没人回应的。”湖北骆驼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经明颇为感慨地说,尤其是参会时,遇到的专家、学者、官员都在讲锂离子电池,“我甚至有这种感觉:讲铅酸蓄电池是要冒风险的!”

而与他一起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专访的桂长清也一再强调说,“我国在电动汽车的发展上走入了歧途,把宝都押在锂离子电池上,从上到下、从高等院校到企业都在热捧锂离子电池,为此把铅酸蓄电池贬低得一塌糊涂。”

桂长清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目前担任长兴昌盛电气有限公司的技术顾问。他曾出版《动力电池》一书,调查了各种类型的电池,也曾撰文《要科学看待铅酸蓄电池》,该文被一些企业作为必读文章,员工几乎人手一份。

在他看来,现在各方对锂离子电池抬高得“太玄乎”,对铅酸蓄电池又有些刻意贬低。而受制于电池制造技术和材料技术等,锂离子电池几年内并不能助推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在当前动力电池性能还没有完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最好不要一拥而上大批量生产,免得造成巨大浪费。”桂长清提醒说。

事实上,近十年来,铅酸蓄电池一再受到将被其他材料电池取代等论调的冲击。而且,尽管主流企业已走上了清洁化生产之路,但其头上“两高一资”的“帽子”尚未摘除。抛开各种论调不提,现实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而且由于技术成熟可靠,铅酸蓄电池在许多重要应用领域已成功使用了一个多世纪。

“其固有的技术、价格、资源优势,是其他类型电池所无可比拟的。”这一点常被业内人士所津津乐道。

在去年的中国铅酸蓄电池产业高峰论坛上,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安福曾详细为记者做了介绍:得益于规模化的生产,铅酸蓄电池可谓是最具价格竞争力的电池,其价格大大低于锂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铅酸蓄电池中包含了60%~80%的塑料和铅,而这些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而铅的回收率在国外达到99%以上,我国大概为95%。

“这确实是个朝阳产业,很有发展前途,”哈尔滨光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晔对记者讲的第一句话便是如此。锂离子电池现在的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铅酸蓄电池已经发展150多年了,除了其固有的优势,下一步储能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铅酸蓄电池。

但不同于桂长清,刘晔不认为目前各方对锂离子电池过度关注,“相比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一个新型产业,“必须要给予一定的扶植和宣传阵地,使其尽快成熟起来。”

超级电池前景可期

在戴经明看来,指向铅酸蓄电池的矛头无非两个:一为铅酸蓄电池的污染问题。“今年已经有过12次曝光了。”他很自然地报出这一数据,“我们不隐瞒也不怕曝光,只有逐渐解决问题,认识才能逐步提高”;二为铅酸蓄电池已经发展了150多年,被认为性能比较差,且笨重、陈旧,赶不上时代的发展。

事实上,这些年铅酸蓄电池的研发有长足进步,在结构、特性上已有很大提高,如从150多年前的开口式到现在的阀控式,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该领域有很大的潜力。戴经明向记者透露说,国外一企业做的2伏1安时、大小相当于一个手指头粗的铅酸蓄电池,“短路放电可以达到1000安培,这是目前所有1安时的电池都达不到的,其低温、高温高功率性能可谓首屈一指。”

“有着这样前景的蓄电池,怎么可以说它性能不好呢?”在他看来,“如果铅酸蓄电池进行精细化生产,精细到和锂电池媲美,那么它的性能还将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与此同时,让业内翘首期盼的超级电池的研发也已经启动了。

所谓超级电池是将超级电容器与铅酸电池并联使用,将双电层电容器的高比功率、长寿命的优势融合到铅酸电池中,在提高功率、延长电池寿命优点的同时简化电路,降低总费用。

“超级电池启动性能好,寿命可以提高四倍,成本不高,研发阶段成本也只不过比现在提高50%,将来大批量生产其成本肯定会继续下降;而且它和现在的工艺技术、生产设备不冲突,仅仅略加补充就可以使用,无需重大技术改造就可大批量生产。”

谈到此处,戴经明很是兴奋,他认为超级电池继承了铅酸蓄电池所有的优点,又将之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所以,我对铅酸蓄电池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非常羡慕现在的年轻人——你们赶上了好时候,不要以为入错了行,这个产业50年也不落后!”

回收治理如箭在弦

“铅酸蓄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回收,”刘晔告诉记者,目前国家环保部门、生产企业等都在研究全密封的回收处理系统。

对此,戴经明也持同样观点。“做蓄电池的人不关心铅回收就不是真正的企业家,”他表示,蓄电池过去确实污染严重,但近年来生产企业的环保状况都得到改善,最薄弱的环节是铅回收,由于目前相关法规还不健全,工艺技术也相对落后,废铅蓄电池的回收可以说是分散、无序的。

事实上,许多年来铅酸蓄电池之所以备受非议,其关键也就在于回收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废渣等。也正因此,如何妥善回收、再生每天产生的大量废旧铅酸蓄电池至关重要,也日益迫切。

据了解,目前国内收集废铅酸蓄电池的有蓄电池生产厂商、供销系统物资回收公司、物资系统的物资再生利用公司、再生铅专业厂和个体专业户。其中个体户占主导,他们将收集到的废电池卖给专业再生铅厂和蓄电池厂。

“由于铅的回收体系没有建成,企业可以随便收,随便冶炼,”戴经明说。部分回收商一味降低成本,对废铅蓄电池只进行手工解体、去壳倒酸等简单的预处理分解,简单包装后就出售给再生铅厂。同时,由于大部分再生铅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工艺及加工设备比较落后,致使铅的再生率比较低,二次污染比较严重等。

“谁生产谁回收,谁污染谁治理,应该加大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刘晔认为,现在国内有3000多家铅酸蓄电池企业,事实上有50家就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行业要发展,首先就要治理污染,加大投资力度,在生产过程中也要投入环保成本,取缔小作坊提高准入门槛。”

刘晔告诉记者,该产业“十二五”规划已经将污染治理列上了日程,“这是下一阶段最重要的事情”。

“最近可能要出台一些相关法规,”刘晔告诉记者,“发改委、工信部和电池行业协会都在研究这一问题,将涉及铅酸蓄电池行业的进入门槛、治理门槛等。”据透露,凡是工艺技术达不到要求、生产落后、设备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要逐渐被淘汰。

 

在戴经明看来,只要企业给予足够重视,按照现在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把铅的治理达到甚至超过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