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智能机电池不耐用的问题?快充和无线充电该怎么选?
要说无线充电的体验,就难免涉及一下的问题:
1.手机为什么要用无线充电?
2.无线充电有什么缺点?
3.无线充电的优势何在?
下面咱们一一展开来说。
1.为什么手机要用无线充电?
其实吧,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手机电池技术长期得不到发展的锅,众所周知,手机现在使用的锂电池技术已经几十年了,电池低容量和智能手机高耗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时智慧的手机厂商另寻他路发展了两项技术,期待从侧面间接解决智能机电池不耐用的问题,那就是:快充和无线充电
所以也许从一开始,手机厂商就没把无线充电当做是一个很酷的噱头宣传,而只是希望稍微延缓下电池的问题。其实无线充电也不是一个很复杂的技术,简单的说就是高中物理知识,“电生磁,磁生电”,其原理无限接近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变压器。(当然,这和我们想象中的炫酷的全屋无线充电相差甚远)
(图片来自于淘宝23333)
2.无线充电有什么缺点?
如果说无线充电技术本身,其实我觉得在应用于手机之前,无线还是受到大多数人喜爱的,比如很久很久以前就开始应用于电动牙刷和洁面仪(杯底集成了发射线圈,牙刷底集成了接收线圈),无线充电的应用使得这些需要长期接触水的电子产品能做到高度的密封一体化,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一放即充也超级方便。(这个图应该是官方的,虽然也是从X宝截图来的23333)
但是(话锋一转),无线充电用于手机,就不是那么美好(或者说契合了)
(1)充电慢还不安全:无线充电的效率相比有线充电略低,其实并不是无线充电本身无法实现快速充电(想想变压器就应该明白),而是电磁转换过程中的发热问题和锂电池受热不稳定的特性之间的矛盾,早期的无线充电往往是拿起来后手机背面烫的吓人,厂商不得不控制功率以降低发热量。
(2)充电底座的额外花费:不管是前期的诺基亚,谷歌家,还是现在的三星,苹果。无线充电器往往并不是附送的,而是需要额外购买的,所以对于很多人而言,再花几百软妹币购买一个充电座往往不是很划算,况且有时候一个充电底座很难体现出无线充电真正的便携性,往往需要购买多个,家里买一个或多个,车里放一个,公司再买一个,而且厂商自家的无线充往往不便宜。
(3)理想和并不酷现实之间的差距:其实现实中我们从小伙伴那听到对无线充电的评价大概都是这样的:①充电板还是有线的无线充电,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②充电那么慢,并没有什么用③放上去还要对准,感觉比插线还麻烦,我要的是wifi充电,全屋的那种。(主观因素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素2333)
(4)智能机发展速度超过厂商预期:手机产商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智能手机发展的如此迅速,以使很多人把手机当成自己身上器官一样的存在,每天有23.9小时和手机密不可分,放充电板上充电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办到。当初以无线充电解决电池问题愿望也没能很好的实现。
3.无线充电的优势何在?
说了很多无线充电的缺点和小伙伴的看法,接下来针对性的谈谈这些看法,然后再说说手机无线充电到底有什么优势?
(1)关于无线充电的那些问题:①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无线充电开始支持快充,虽然发热还是存在,却也没有听闻使用无线充电引起的爆炸事件(一个看起来比较危险的产品,由于大家的注意,往往是很安全的,比如飞机竟然是所有交通工具里事故率最低的)②第三方适配充电器的迅速普及,导致实现无线充电的成本迅速降低(由于都是qi标准,所以这些充电器使用上往往差别不大),购置多个充电板也不会成为负担(好奇同是qi标准的苹果能不能认证非官方的无线充电器)③多线圈发射端很好的解决了无线充电难对准的问题。
(想不到吧,上面的线圈才9块钱,江浙沪没准还包邮2333,接收端也不贵~)
(2)无线充电的真正优势:如果你已经为家里,车上,公司都买好了无线充电板,那么就可以享受无线充电的便利了2333
①零碎化时间充电:由于锂电池是没有记忆效应的,所以用一下,充一下,并不会对电池产生不良影响(友情提示:边充边玩对电池其实不太友好,也相对不安全,iphone相关的事故,多半是充电时玩手机发生的),而且放在充电板和放桌上其实完全没有区别,习惯以后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出门的时候永远是满电(这简直是一些马大哈还经常跑业务接电话人士的福音),其实正常人也是这样,有时候手机有60%电,我们内心对于要不要充这件事比较纠结,可能一偷懒就没充或者忘记充电,然后出门电就不够用了2333(当然有人可能说,出门没电有充电宝啊,哈哈哈哈,充电宝确实是一种常态。但是话又说回来,我身边大部分小伙伴宁可iphone厚一点,电池能耐用一点,充电宝更多时候比较迫于无奈,尤其是女生2333,所以如果出门能满电的话,不带充电宝也许可行,或者换个小一点的。)
②通过一些diy,实现桌面无线化:这个有点牵强,但是确实是整理控/强迫症的福音,大学的时候在桌面下开一个不打穿的洞安装发射端,实现手机放桌上就能充电。我觉得这个更适用于机场、酒店、图书馆这些公共场所。
(宜家也有类似东西,但是要打洞,不过安装简单~)
③减少数据线和充电接口损耗:iphone数据线有多不结实估计大家都有体会,其实早期很多手机得充电接口也不是很耐久(所以当初很多用诺基亚无线充电的都是为了保护菊花2333)作者:微鹅-余峰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无线充电是能够带来便利的。这一点体现在将手机放置在充电板上就可以进行充电。对于办公室场景应用还是很好的。
现阶段Qi标准的无线充电存在的几个最为诟病的问题是:
1. 可充电区域太小了。需要刻意摆放。这是大多数人认为没啥鸟用的原因,因为刻意去摆放和插线的体验是非常接近的。
2.充电过程中可能温升很高。温升和摆放位置实际上是有关系的。但因为Qi的可充电区域太小,所以会发现同样是在可充电的区域,有时候手机发热一般,有时候手机发热严重。这也是让用户不爽的地方。
3.最后就是充电速度通常慢于有限充电速度。我看到很多回复中提到效率低。这里需要明确一点,这里的效率低应该指的是电能转化率低,就是要多花一丝丝的电费。转化效率低并不一定意味着充电速度慢。
通常我们把高频磁共振无线充电,即符合A4WP标准的无线充电叫做第二代无线充电技术。这个技术就是专门为了解决上述的几个问题而产生的。技术本身发源于MIT,由MIT,高通,intel等公司主推。目前国内的微鹅科技也在致力于第二代无线充电技术的开发。使用体验上会比Qi的东西有很大的提升。
当然除了技术以外,使用体验也和产品的工业设计关联很大。使用体验是一个复杂因素的集合,但好的技术本身是能够带来使用体验的提升的。
4.总结
如果你已经看到这了,可能也还是觉得无线充电并没有什么用(无线充电的那些缺点你都不能忍,优点感觉全都无所谓)
没错,那可能无线充电并不适合你~总体来说,无线充电一如当年的手机2k屏,电脑上的ssd一样属于用上回不去的功能(锦上添花而非刚需),可以预见,即使iphone8 和X配备了无线充电,也依然不会有很多人购买,一如airpods。
如果你是一个重度手机使用者,并不推荐你使用无线充电,可能配一个大功率的快充电源是更优秀的选择。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手机轻度使用者,平时也不会天天打荣耀,使用无线充电也许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总之,一项技术对于一个人而言,没有没用的技术,只有不适合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