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波音 Boeing 787 的锂离子电池散热问题是因为设计缺陷造成的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14 17:34    点击量:
锂电池内阻很小,50ah的单体才1-2毫欧(配方和叠片工艺不同有影响)。所以大电流也不会有较大温升,目前较多的测试结果,一般60安培左右的放电电流下,上述电池温升经验值15摄氏度。
然而锂电池系统一定有电池管理系统的,电子器件的耐流就相对更难做,控制通断的mos管在上述放电环境下温升35摄氏度以上。
另外,散热的障碍还有一块是电池连接件,由于接触电阻等因素,往往设计或是工艺问题带来很高温升。我们厂里就出现过试验机的正极极柱温升超过90摄氏度的例子。原因则不方便说了。
综上,锂电池发热主要就是这三个组件。而连接件的设计和工艺,我怀疑是787的主要问题。锂电在海拔超过3000米的应用还不多,而整个锂电行业比起航天业的严谨,还差很远,不排除没有做过负压、震动实验就上天的可能。

根据wiki的描述,NTSB与JTSB的调查结果以及相关新闻报道,大致总结一下吧。

关于波音787客机锂离子电池引发的问题,外界关注与报道的主要有两起,一起是1月7日,美国波士顿Logan机场发生的日航787电池过热起火事件,另一起则是1月16日,全日空787执飞由山口宇部机场至东京成田机场时,机组成员在驾驶舱内闻到刺鼻烟味,同时仪表盘报警显示电池故障,最后飞机紧急迫降在高松机场。

目前两起事故的调查都未正式完结,因此还没有形成最终的结论,但4月24日以后NTSB和JTSB再没有发布最新的调查报告。4月25日,FAA正式批准了波音公司的电池修改方案;4月27日,波音787也已恢复飞行。根据NTSB的调查报告,导致日航787电池过热起火的原因主要为电池组6号电芯内部短路引发热失控,进而导致相邻的电芯发生热失控,最后引起电池起火(The investigation identified multiple, internal short circuits in cell 6 of the battery that started a thermal runaway and progressed to neighboring cells);JTSB针对全日空787事故发布的调查报告中,也确认发现了电池内部短路引发热失控的迹象(根据FDR记录,电池电压在10秒内由31V降至11V)。然而目前已发布的调查报告中,均并未指出电池发生内短路起火的根本原因,电池设计与制造是否存在瑕疵等问题也没有得到确认。个人认为查清事故原因的希望不大了。

波音对电池的修改方案主要是加强电池壳体,增加隔离和耐热能力。增加电芯间空隙,增加阻隔层,降低连锁反应的可能性。加强接线和安装件额防火能力,精确控制充电电压,防止过充。新的壳体不仅隔热,还阻绝空气。经过测试,电解液释放后,壳体受到强烈加热,但由于缺乏空气,壳体内无法引起燃烧和温度飞升。引入空气后,也由于空间有限,后续空气无法进入,燃烧只能持续200毫秒。但波音的修改方案只能阻止火灾蔓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电池本身存在的问题。

背景:电池是日本人生产的,pack是法国人成组的,客机是美国人造的。
有一次锂离子电池安全会议上,有人讨论到这个问题,提到两次事故均是引擎在第一次点火失败后再次点火时发生的。考虑到点火时瞬间电流很大,再次点火时可能是在已经放电后的电池,再次大电流放电,导致电池过放造成安全事故(在之前使用其它蓄电池时也发生过过放而无法启动的情况,但未起火),后来的处理方法中有一条就是针对性的将放电截止电压提高。所以在场的日本和法国的研究人员都一致认为该问题是美国波音公司的锅(未在场)。
以上是会议中听来的,未经查实
========分隔线========

再补充一些细节...

波音787上共安装了两组锂离子电池,一组主电池组放置在飞机前部,为驾驶舱中某些电子设备提供电源,另一组安放在飞机中后部,为飞机的辅助动力单元(APU)提供动力。两组电池规格基本一致,均由8个3.7V的钴酸锂单体电池串联而成,重约28.5kg,工作电压区间20-32.2V,容量可达75Ah。电池的制造商为GS-汤浅公司。日航事件中发生事故的为APU电池组,全日空事件中则为主电池组。

事故发生后,日航和全日空全部停飞所有波音787客机,美国联邦航空署(FAA)也宣布停飞美国注册的所有787客机,其他国家也相继跟进。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和日本运输安全委员会(JTSB)则分别对两起事故展开调查。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