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快充和正常充电具体有什么分别?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14 18:19
点击量:次
电池充电分阶段的,从0%-90%【这个是根据电池会变得】左右是恒流充电,也就是电压随着电池电压提升而提升。然后进入恒压充电模式,电压为比电池最终电压略高一点,电流会逐渐减小。最后进入涓流充电模式,小电流维持充电状态。
标80%是因为电池这东西没有绝对的充满这个概念,而且随着充电程度的上升充电速度会指数下降。0%-80%会很快,然后80%-100%【充电控制系统定义的100%】会消耗更长的时间。
另外快冲那个是大电流充电。好处很简单,充电速度可以快很多。缺点是电池发热严重,影响电池组寿命。锂电池充电电流过大还会产生气体积存等问题。普通充电可以有效延长电池寿命的。
一个例子是日产的Leaf电动车,如果只用快速充电的话,电池预期寿命大概在3年左右。如果用普通充电,放电截至半满就充的话寿命可以提升一倍到5-6年。这就是普通充电的意义
标80%是因为电池这东西没有绝对的充满这个概念,而且随着充电程度的上升充电速度会指数下降。0%-80%会很快,然后80%-100%【充电控制系统定义的100%】会消耗更长的时间。
另外快冲那个是大电流充电。好处很简单,充电速度可以快很多。缺点是电池发热严重,影响电池组寿命。锂电池充电电流过大还会产生气体积存等问题。普通充电可以有效延长电池寿命的。
一个例子是日产的Leaf电动车,如果只用快速充电的话,电池预期寿命大概在3年左右。如果用普通充电,放电截至半满就充的话寿命可以提升一倍到5-6年。这就是普通充电的意义
就像moto turbo充电器一样有三个电压,12v/1.2A、9v/1.5A、5v/2A。
电池在低电压的时候会调用12v充电,这时电池会特别热,等大概冲到40%左右的时候会用9v充电,等充到80%左右的时候会使用5v涓流充电。
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特供最佳的充电效率和在快充下电池最长寿命吧。
电池在低电压的时候会调用12v充电,这时电池会特别热,等大概冲到40%左右的时候会用9v充电,等充到80%左右的时候会使用5v涓流充电。
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特供最佳的充电效率和在快充下电池最长寿命吧。
1.电池的自放电
自放电是指电池在未使用状态下,电容量自然损失的现象。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导致容量损失分两种情况:一是可逆容量损失;二是不可逆容量的损失。可逆容量损失是指损失的容量能在充电时恢复,而不可逆容量损失则相反,正负极在充电状态下可能与电解质发生副反应(微电池反应),发生锂离子嵌入与脱嵌,正负极嵌入和脱嵌的锂离子只与电解液的锂离子有关,正负极容量因此不平衡,充电时这部分容量损失不能恢复。
如正极和溶剂的反应:LiyMn2O4+xLi++xe→Liy+xMn2O4
溶剂分子(如PC)在导电性物质碳黑或集流体表面上作为微电池负极氧化:xPC→xPC-自由基+xe ;
负极和溶质LiPF6的还原反应
PF5+xe→PF5-x
充电状态下的碳化锂作为微电池的负极脱去锂离子而被氧化:
LiyC6→Liy-xC6+xLi++xe
2.电极不稳定性
包括电极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结构变化,正极由于结构缺陷造成的溶解
3.集流体的腐蚀
铜和铝分别是负极和正极集流体最常用的材料。
集流体腐蚀与电解液有关,在LiPF6-EC/DMC电解液中,电压为4.2V即可腐蚀铝箔,铝箔无论是在空气中还是在电解液中都比较容易在表面形成氧化物膜,同时,集流体表面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如点蚀)以及粘附性差等原因都会使得电极反应阻力增大,电池内阻增加,导致容量损失和放电效率降低。铜集流体在使用过程中腐蚀生成一层绝缘腐蚀产物膜。致使电池内阻增大,循环过程中放电效率下降,造成容量损失。
另外还有使用过程中的过充、过放,电解液的分解都会引起锂离子电池容量的损失。
还望各位大神指正!
自放电是指电池在未使用状态下,电容量自然损失的现象。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导致容量损失分两种情况:一是可逆容量损失;二是不可逆容量的损失。可逆容量损失是指损失的容量能在充电时恢复,而不可逆容量损失则相反,正负极在充电状态下可能与电解质发生副反应(微电池反应),发生锂离子嵌入与脱嵌,正负极嵌入和脱嵌的锂离子只与电解液的锂离子有关,正负极容量因此不平衡,充电时这部分容量损失不能恢复。
如正极和溶剂的反应:LiyMn2O4+xLi++xe→Liy+xMn2O4
溶剂分子(如PC)在导电性物质碳黑或集流体表面上作为微电池负极氧化:xPC→xPC-自由基+xe ;
负极和溶质LiPF6的还原反应
PF5+xe→PF5-x
充电状态下的碳化锂作为微电池的负极脱去锂离子而被氧化:
LiyC6→Liy-xC6+xLi++xe
2.电极不稳定性
包括电极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结构变化,正极由于结构缺陷造成的溶解
3.集流体的腐蚀
铜和铝分别是负极和正极集流体最常用的材料。
集流体腐蚀与电解液有关,在LiPF6-EC/DMC电解液中,电压为4.2V即可腐蚀铝箔,铝箔无论是在空气中还是在电解液中都比较容易在表面形成氧化物膜,同时,集流体表面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如点蚀)以及粘附性差等原因都会使得电极反应阻力增大,电池内阻增加,导致容量损失和放电效率降低。铜集流体在使用过程中腐蚀生成一层绝缘腐蚀产物膜。致使电池内阻增大,循环过程中放电效率下降,造成容量损失。
另外还有使用过程中的过充、过放,电解液的分解都会引起锂离子电池容量的损失。
还望各位大神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