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蓄电池夜间充电,白天放电来节约电费,是否有经济意义?
省阶梯电价的差价?肯定没意义。
充电时候:
交流转直流效率80%左右
电池充电效率80%左右(还会随着电池老化衰减)
放电时候:
电池放电效率95%左右(会随着电池老化衰减)
直流电变换交流电80%
综合计算后,超过50%的电力都损耗掉了,而且这是电池状态好的时候,电池用1年以后效率肯定会进一步大幅下降。
这还没算你投入的开关电源,逆变器,电池,电力控制器,等成本。你要实现居民供电,电池至少要扛得住220V 10A的负载吧。这对电池数量,逆变器,都有很高要求,建设下来价格可不低。
而且从宏观上讲,你这种行为本身是在进行纯粹能源消耗,非常不环保。
别说你这个阶梯电价了,就是太阳能发电,有人测算过,大约18-20年才能回本,可能超出了大部分电器的使用寿命,所以没有直接经济价值。不过好在这算是新能源技术,是发展方向。
几个关键点限制了目前市场还没铺开:
1,电池价格还是偏高,初始投入大,投资回报期长
2,峰谷电价差不稳定,政策波动风险较大
3,电池寿命一般,导致度电成本还是偏高。
最近,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这个市场已经开始进入上升期
从其他发达国家看,主流未来方案应该是新能源并网,你家的太阳能风能用不完可以并网卖电,用电时候从电网购电。不过这涉及到整个电网规划,很多技术问题和利益问题,目前即时发达国家也鲜有做到的。
西方的确有一些地区出现了非常偶尔的负电价情况,不过是极其偶然的,没有规律性的,因为发电公司不是笨蛋,虽然极其偶尔会因为不能停机造成损失,但是电厂不盈利早就倒闭了。也就是说电价总体成本是稳定的。
从科学发展观讲,目前多种发电形式互相弥补应该是主流。其中水电是最好的调节,可以在峰值负载时满功率运转,低负载时立刻关闭也没关系。最终负电价情况会非常少见。
从电价调节的发展方向看,我认为欧美等部分国家试行的电力期货市场应会逐渐成为主流,电价逐渐将成为自由市场,最终消灭负低价,波动最终趋向合理。
你要是想省电费,应该做的是把耗电的电器运转集中安排在低电价时段。提高能源利用率
洗衣机,面包机,电饭锅,电饭煲,可以利用定时预约在指定时间工作。
比如最耗电的空调,要省电最好的办法是做好房间密封和墙壁门窗的保温层。
购买能耗等级更好的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