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以电池循环的次数作为电池寿命的标准,可是随着时间老化会不会影响续航?
电动汽车一般都说电池循环的次数作为电池寿命的标准,可是随着时间老化会不会影响续航?
长期存储会导致寿命的不可逆衰减
对于锂离子电池来说,通常意义上有两个寿命:循环寿命和存储寿命。循环次数越多或存储时间越长,电池寿命损失越大。
对于循环,可以拆分为两个过程:①锂离子在正负极间穿梭,做往复运动(动态过程);②锂离子电池在不同SOC下的存储(静态过程)
对于存储:主要是某SOC下的放置情况
锂电寿命的损失,综合起来有两种:活性锂损失(Li+死了)和活性物质损失(Li+的家没了)
静态过程的寿命损失,主要是活性物质损失。如各种电化学副反应(电解液、添加剂、杂质等在正极的氧化或负极的还原反应)
动态过程的容量损失,主要是影响穿梭导致的,如穿梭过程带来的应力变化(如活性物质结构坍塌问题)和穿梭路上的车祸(Li+堆积问题)。
考虑到石墨负极的特性,副反应导致的SEI膜分解,在充电后会修复,会带来一定的寿命损失
回到你的问题,之所以经常宣称循环次数,主要考虑到几个方面:
①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消费类电池通常这样评价或宣称
②部分锂电厂只评估了循环次数(时间短,相对容易评价)。
但是,如果考虑到质保,厂家只可能会承认续航里程(循环)和使用时间(存储)的更恶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