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纯电动汽车未来有哪些潜在的突破口?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17 15:31    点击量:
问题起源是这样,前段时间某次Google的Doodle推广了一款计算个人环境足迹(Environmental footprint)的工具,于是题主就好奇的测了测,发现我个人对环境的消耗主要是交通、出行方面的需求,而非吃饭、穿衣等。所以,不由得对可替代能源汽车的发展有了切身的期盼。但是现阶段,与传统的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的实际应用(注意我说的是应用,而非这类产品本身)还是有十分明显的短板,比如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等等。那么,有什么潜在的突破口,可以改善纯电动汽车(或者其它可替代能源汽车)的应用现状,从而降低人们的交通需求对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呢?

我先来抛几块砖头吧:
1、将来汽车是否可以涂装太阳能发电材料,在户外行驶时就可以充电了,还可以吸热,进而减少开空调的需求。
2、各种能量回收装置和技术,比如减速、刹车时;比如振动、风噪等;比如冷却装置内外温差,也可以拿来发电嘛。
3、城市拥堵路面是不是能铺装无线充电器呢?这个脑洞可能开的有些大。
4、是不是可以有其它形式的储能装置?比如飞轮储能,或者超级电容储能,或者几种不同能量密度、储能/放能性能的方式组合,等等……
5、政策上,比如更为激进的限制传统燃油汽车的增量,甚至主动降低保有量……

这些技术其实都不是新概念,更不是黑科技,但是同ppt slides技术比较起来,这几家的确各自找到了一项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需要声明的是,本人无意替上述任何一家背书,只谈谈技术本身,至于公司造车目的为何、成败与否,真真假假不作讨论。

1. 无线充电技术

今年的大新闻之一是中兴在2016年12月入股了广通客车全面进入了新能源汽车领域。而实际上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已成立了两年之久,其主要经营业务就是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制造与销售。中兴与客车厂商合作,在襄阳、郑州、长沙等十一个城市的公交线路上试运营了无线充电客车。

我恰有机会到访其中一条无线充电运营线路,出于保密的原因,该充电系统的具体参数不作介绍,只聊一聊公开的情况。在这条运营线路中,有两个充电位布置在公交始发站,有四辆无线充电公交车与四辆燃油车交替运行。下图中停车位铺设的长方形充电位即埋设的两组充电原边线圈,在客车车底安装了副边线圈,当客车停放入位后,对准充电位,则可以由司机开启无线充电。

(无线充电客车充电位,实地拍摄)

总体来看,无线充电相对于有线充电的优势是得到发挥的,那就是司机不需要插拔充电头,避免有线充电插头的损耗,可靠性高;司机在驾驶位上停完车一键即可充电,操作傻瓜,无需专业人员;无线充电技术的效率足够,可以达到85%以上;无线充电线圈的设计功率为单个30kW,两组线圈即使限功率运行,也可以达到40kW以上的充电功率

但与此同时,实际运营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充电线圈需要完全对正,停入停车位后,司机需要反复进行车的姿态的调整以确保对齐,这对于大公交车来说非常考验司机停车技术,平均大约需要花费一分钟的时间来调整停车位置;二,未能实现快速启动,在实际的充电过程中,司机开启充电后,充电系统需要约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全负荷运行,这意味着在公交站台设置充电位,随时停车随时充电的设想,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还难以实现。此外,大家比较关心的电磁辐射问题,在充电过程中的实地的电磁辐射水平符合ICNIRP 2010的辐射标准。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