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电池技术并不是续航的瓶颈,电池价格才是限制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18 10:05    点击量:
看看腾势500,光靠能量密度低的铁锂电池就能做到500公里续航,说明电池技术并不是续航的瓶颈,电池价格才是限制。只要新车型开发按照电动车来设计,就可以容纳足够多的电池,同时在价格上宽容度高一点,电动车没有太多的门槛。像比亚迪e6,续航多年以前就突破了500公里。要说厉害,比亚迪e5才是牛气,在这个价位,用燃油车的底子做到450公里的续航,不得不服。当然,新帝豪EV也很优秀。所以没必要跪舔特斯拉,在电动车领域,中国已经弯道超车,用更低的成本,做出更普世的产品。

同样是18650,3000mAh的比常用的1900mAh的贵多了。只有特斯拉这种较高价位的汽车,再加上某种尽可能降低成本的方式(比如绑定某个电池厂家提供低价优质的电池,或者自己投资生产电池),才能既使用优质电芯,又尽可能降低成本到合理的范围。

小型电动锂电车,48V的,有13*5 = 65颗电池,但是整个电池加外壳包装和电路只卖1000元不到,这个电池的质量和松下电芯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同重量下的续航能力也不可相提并论。

虽然也有电动机效率、车身减重、空气阻力等等其它因素。但是电池性价比,以及整车中电池价格的比重,是最最关键的因素。


意外被点赞都超过180次了,补充一下:

(之前“能量密度”和“比能量”的概念搞混了,特订正。它俩的区别是分母分别是体积还是质量)

有一个概念 比能 = 能量 / 质量 (能量密度 = 能量 / 体积)

粗略计算的话,目前锂电池的比能约是汽油的 1/50。如果电动车想得到一箱汽油的能量,就需要用50箱油那么重的电池。

这个数字给稍有敏感度的人看,就大概明白这个问题是有多么决定性了~~

比能问题是电动车发展的“第一性矛盾”。可以说,只要电池比能上去了,电动车技术就基本成熟了;只要比能保持今天的水平,电动车技术就很难说成熟。

话又说回来,我们可以从整车优化下手,不断优化这个问题:

  1. 电动机效率比汽油机高太多太多了,效率差3倍左右(传统汽油机20%~35%,纯电机可以达到80%以上)
  2. 电动机重量比汽油发动机和复杂的配套系统要低,变速箱也可以简化。
  3. 电能回收系统。
  4. 减少整车重量——国产电动车的套路。

评论区讨论很热烈。我之前是从电池+成本的角度来讨论,下面是从比能的问题来讨论。我的思路是尽可能从基本原理出发,排除次要矛盾的干扰。(比方说,电池管理系统BMS并不会增加总电量,仅仅是提高安全性和电池利用率,而在探讨原理时完全可以假定我们有一个完美的BMS,也对结论丝毫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