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目前到底是保持性能而降低功耗的技术难,还是提高电池容量难?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6-02 21:37    点击量:
  有网友提问,“一直在疑惑,目前各类移动计算设备的续航,是保持性能降低功耗难,还是提高电池容量难?”

  智能手机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备的设备,手机不再是功能单一的通信设备,智能机的出现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是手机待机的时间短也是手机中致命的弊端。

  锂电池发展至今在技术上面还有很多难题没有攻克,电池技术的革新目前还是遥遥无期,也让很多的厂商不停的在硬件上进行技术创新,降低功耗也是目前突破的难题。

  那么目前到底是保持性能而降低功耗的技术难,还是提高电池容量难这个问题也让一些网友疑惑,小编今天就简单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是硬件降低功耗的问题,硬件目前耗电量大户集中在屏幕、网络链接以及触摸屏,而CPU的耗电量集中在满载的情况。

  先说屏幕吧,不管手机使用的是哪种屏幕,其屏幕不管是什么技术,其耗电量永远排在手机功耗的首位,但是手机屏幕革新的技术还在发展中,距离真正能够达到可视的功耗节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关于网络链接的射频芯片技术虽然不断的突破,但是还达不到真正能给电池带来节能的效果,而CPU在满载的情况下也是手机的耗电大户。

  其实目前的手机CPU的还不能满足手机的需求,CPU制程纳米工艺不足,也就会导致手机发热,高功耗的原因,晶体管的尺寸越小,管子沟道缩小,电流流过的时间就会降低,CPU的性能会得到突破性的提升,电路的功耗也会降低,手机发热问题就不会出现,这是目前手机硬件方面降低功耗的几大问题。

  然后就是锂电池技术的革新,这个问题一直是所有手机永远的痛,电池的主流是聚合物锂电池芯,以石墨作为负极,石墨碳负极的电池能量密度达到600WH/L已经到达极限,而目前的电池突破方向之一是通过硅负极来代替石墨负极是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质的提升,但是这项技术一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突破,面对的不单单是提升电池密度的问题。

  使用硅负极后,安全,膨胀,循环等等性能指标问题也让目前电池一直处于停滞不前,而其他的电池革新技术,离子技术等等现在看来都太科幻,虽然小编也在期待,但是电池革新的技术就像泷泽萝拉的两个鼻孔一样,看似那么的接近,却是遥不可及。

  相比而言的话,手机硬件保持性能并且降低功耗与手机电池的革新这两个都是难啃的骨头,哪个都不是好伺候的主,硬件功耗的降低再降低也无法得到真正让手机达到真正的超长时间待机,但是手机降低功耗并保持性能是可行的,但是涉及的硬件突破技术有点多,不单单是CPU降低功耗就可以了,并且手机硬件很多技术无法突破也是卡在电池续航能力这道关口。

  也就是说,电池技术不出现革新,手机硬件的提升有限。而电池的技术突破已经达到临界点,但是就是突破不了,电池技术的革新才会带来真正的续航能力提升,也只有电池技术革新后,手机硬件才会得到质的提升。

 据《福布斯》网站报道,锂离子电池的特点是体积小、电量存储量大、使用时间长。锂离子电池有多种形式,被广泛应用在包括手机、笔记本、相机、钟表在内的各类消费类产品,心脏起搏器在内的医疗设备,甚至军用和航天设备中。

  剑桥大学研究人员10月份表示,他们已经开发了一种全新电池锂-氧或空气电池,充电2000次后效率仍然能达到90%。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电池要实现商品化应用可能还需要10年时间。

  《福布斯》称,上周,美国马里兰大学和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开发了一种“水盐”(water-in-salt)锂离子电池,在使用时间和效率方面有达到与普通锂离子电池相当水平的潜力,但同时不使用有毒和污染环境的化学物质,例如硫酸、铅和镉。生产危害相对较低的电池将对环境和消费者产生长期影响。2015年4月份,特斯拉宣布将新成立一个业务部门Tesla Energy,向消费者和企业提供家用电池解决方案。这引发了对快速增长的能源存储市场的激烈讨论。

  《福布斯》表示,鉴于特斯拉家用电池解决方案订货量超过10万,无毒的含水锂离子电池可能是一款好产品。这类新型电池尤其适用于能源需求达到千瓦或百万瓦级别的应用,例如电动汽车等,其最大用武之地可能在于极其重视电池安全和毒性的应用,例如,用于飞机、海军舰船、宇宙飞船的安全和不易燃的电池。

  研究人员称,使用基于水的高浓度锂盐电解液是一项突破,这改变了电池的化学过程,在阳极上制造一层薄薄的保护膜。保护薄膜对电池的稳定,以及达到与现有锂离子电池相同的性能至关重要。

  据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能源和电力部门负责人爱德华·谢弗(Edward Shaffer)表示,这一发现能提高电池的安全性。他说,新型电池的应用包括士兵携带和佩戴的设备,以及用于潜艇等空间有限的设备中更安全、尺寸更小的能源存储装置。

  《福布斯》指出,由马里兰大学化学和生物工程系副教授王春生(Chunsheng Wang,音译)领导的研究团队表示,由于电压/电能翻番,这一技术代表着基于水的电池发展历史上的重大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