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与三元锂电池在循环寿命和成本控制方面谁更好?
从3月中旬陆续发布的2018年第2批推荐目录、第306《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公告》公示中,电车汇发现,被业内广泛看好的三元
危机之一:能量密度成硬伤
应对:技术突破,通过成本控制抢占中低端市场。
在最新的补贴政策中,乘用车120Wh/kg、客车115 Wh/kg成为一个重要分水岭,只有满足才能获得一倍补偿。在政策的刺激下,推动技术升级成为
这个数字已接近三元333水平,同时
在2018年2月24日,国轩高科在投资者交流平台表示,今年北汽新能源的EC180与EC220两款车型将使用该公司的高能量密度
危机之二:三元客车解禁,安全性优势被赶超
应对:成本控制、快充技术突破
受到2016年客车禁用三元的影响,
这是否意味着三元卷土重来呢?实际上答案并不明确,在相关标准得到确定之后,三元的安全问题不用再担心,但受到合作以及技术的惯性,再加上客车市场市场局限,新能源客车行业发展逐渐遇到天花板。并且,对于商用车而言,能量密度也不是首要关心的问题,成本、运营效率等更被看中。相对而言,快充成为新能源客车关心的重点,同时,在2018年补贴政策中,快充也得到了很大的体现。
在
危机之三:回收利用难度大
应对:技术突破,梯次利用
2018年,七部委联合发布动力电池回收新规,开始对退役电池进行规范。在中国新能源汽车早期的发展中,以
与三元电池相比,
2018年颁布动力电池回收新规明确了回收主体以及责任,电池企业也在积极研究更加绿色、经济的回收利用技术,只有补足了这一块短板,
与此同时,进行梯次利用,以及开拓新市场成为电池企业的当务之急。在补贴退坡之后,成本、利用效率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
在此前某机构盘点的2018年电池企业订单中,储能占据较大比重,而储能行业也成为电池行业开拓新市场的一大方向。如何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进行发展,是对电池行业的一大挑战,也是当前动力电池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综述:高镍三元被视为未来方向,但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数码电子产品的加速普及,锂离子电池市场也随之快速发展。其中,中国成为全球锂离子电池快速发展的市场之一。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大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规模为645亿元。
锂电池按照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分为消费型锂离子电池、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和储能型锂离子电池。2015年之前我国锂电池市场主要以消费型锂电池为主,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2015年开始,我国锂电池产业结构出现显著变化,动力型锂电池需求迅猛增长,2016年动力型锂电池市场占比达到52%,首次突破50%并超过消费型锂电池。
而2015年仅为47%;消费型锂离子电池市场占比持续下滑,2016年约为42%,2014年和2015年这一占比还分别为83%和48%;储能型锂电池在光伏分布式应用和移动通信基站储能电池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2016年占比达到6%。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1850.23亿元。随着产业链的良好拉动,锂电池市场增长,预计2017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将达2060.62亿元。到2018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将达2313.26亿元。
出货量方面,2016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达115.41GWh,2017年达到了129.15GWh。到2018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将超140GWh。
中国是锂离子电池最主要的生产国之一。201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52.87亿只,占全球总产量比重达到71.2%,已连续十年位居全球首位。2016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年产量达到78.42亿只,相比2010年的26.87亿只增长约3倍,年复合增长率为19.54%。
近年来在能源技术变革及特斯拉等新兴科技企业的带动下,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爆发性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受政策扶持,自2015年来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辆达到79.4万辆,同比增长53.8%,同比增速提高了2.1个百分点。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近日,工信部进一步表示将制定燃油车停售时间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预计未来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将保持40%左右的高增长,相关上游产业需求将持续受到拉动。
在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带动下,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产能就进入“大跃进”,大量社会资本相继涌入。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国相关企业建成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能达到100-130GWh/a,到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产能接近200GWh/年,动力电池产能的快速增长,将大幅拉动上游锂电材料产业规模,各大关键材料需求量将大幅提升。
2017年,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市场增速放缓,全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人民币,增速较2016年下滑4个百分点。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继续推动下,2017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量达到65万辆,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锂空气电池方面的研究在业内也一直存在着不少质疑之声,不少人认为锂空电池定义不明(应叫锂氧)、反应机理复杂、极化大效率低、循环寿命不佳,并不是未来(动力电池需求为重要行业推动力的)电池工业的靠谱发展方向。当然在此过程中,研究人员不断努力开展工作,产生了许多成果,对该方向前景的讨论也在不断深入。
最近美国科学家等在锂空气电池的研究方面达成了突破,在《NATURE》上发文,成功制成了可在类空气气氛中循环超700次的电池,很好的解决了之前很多体系只能与纯氧反应、循环寿命很差(常常只有几十次)的问题,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层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锂空气电池技术一直是受到人们重视的热点技术,其理论能量密度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期待,但是该技术的问题和挑战也一直非常多。最新的研究表明很有希望解决一项重要的技术瓶颈,然而如果以工业实用化为期望目标它还要走的路还很长,还需要科研界和工业界的共同努力。
2017年,由于国产手机品牌已经基本占据了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开拓难度加大,预计增速将降至10%左右,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产量降幅将继续收窄,但仍然保持下滑态势,可穿戴设备、无人机等其他消费类产品有望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但整体规模偏小,总体来看,2017年消费型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将保持3%左右的低速增长。目前我国的锂电材料企业正在不断涌入国际一线,部分材料企业已成为全球龙头之一。从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我国未来几年的重要产业,我国材料企业有望凭借国内巨大的市场空间,加快发展速度,迎来全球性竞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