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一般的电池主要的构造包括哪些你知道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7-14 21:58    点击量:

一般的电池主要的构造包括有正极、负极与电解质三项要素。锂离子电池下一个重要更新是以高分子材料主要是取代电解质溶液。1973年,Wright等人发现某些聚合物能够较快的传导锂离子。1975年Feullade和Perche又发现PEO,PAN,PVDF等聚合物的碱金属盐配合物具有离子导电性。1978年,法国的Armadnd博士预言这类材料可以用作储能电池的电解质,提出电池用固体电解质的设想。1995年,日本索尼公司发明了聚合物锂电池,电解质是凝胶的聚合物。1999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实现商品化。

 

锂电池的未来

 

1958年,哈里斯(Harris)考虑到锂会与水以及空气发生反应,提出了采用有机电解质作为金属锂电池的电解质。这一构想一直左右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但是液态电解液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决定另辟蹊径去开发固态电解质技术。全固态电池将原先的液态有机电解池换成一种全新的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不仅能够保证原有的储电性能,还能防止枝晶问题的产生,而且更安全,更廉价。

 

锂金属电池则是近几年科学研究的另一个焦点。这是因为,锂嵌合物虽然解决了树枝状结晶等安全问题,但是由于嵌合物不具有得失电子的功能,因此电池容量大大降低。比如电池的金属锂负极的比容量是石墨锂化合物C6Li负极的11倍以上!如果锂金属充电电池能够研发成功,我们的电子设备会更加轻盈,电动汽车则会跑得更远!

 

目前,锂电池仍然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比如部分手机厂商于对隔膜材料质量控制不严或者工艺缺陷,导致隔膜局部变薄,不能有效隔离正极与负极,从而造成了电池的安全问题。其次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短路情况。虽然,现在大多数锂离子电池都带有防短路的保护电路,还有防爆线,但很多情况下,这个保护电路在各种情况下不一定会起作用,防爆线能起的作用也很有限。因此,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也是研究焦点。

 

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1、勤充电,避免“深放电”。骑行电动车要养成当天使用当天充电的习惯,每天骑行不管多远最好都将电池里的电补充满,不要等用光了再充电。电池放电后,硫化会很快形成,有人经过测试,放电后的电池放置24小时,在极板上即可肉眼看到白色的硫化物,而这种硫化物是非常容易结晶的物质,这些结晶被称为“硫酸盐化”,简称为硫化,不及时充电,会加快这种硫化的形成。一般充电方法并不能消除这种硫化,天长日久,硫化会成为容量下降,缩短电池寿命的重要原因。有条件者,最好购买脉冲除硫化防硫化装置“铅酸蓄电池容量恢复器”,可随时防止与消除极板硫化物。

 

2、电池在车上充电时应关闭电门锁,不要将电池倒置充电,充电时尽量一次充满。充电过程中若闻到有异味或电池温度过高时,应立即停止充电并送鲁轻技术部检修。取下电池充电时,不要用湿手或钥匙等金属接触电极两端,以免烧伤。

 

3、长期不用时,要每过一个月充一次电,要将电池里的电充满后存放,切忌不能在亏电的状态下存放。

 

4、充电时要用配套的专用充电器。因电池配方与工艺不同,对充电器的技术要求也不一样,哪一种充电器充什么品牌的电池可以充满,都不尽相同,所以,不要混用充电器。

 

5、为保护电池,用户可随用随充,但不能使用回升电压行驶,防止严重亏电,电池没电时,应关闭电源骑行。

 

6、充电时,充电指示灯显示满电时不要立即停止充电,应再浮充2-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