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解决过充电问题的方法介绍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0-06 23:08
点击量:次
锂电池过充机理及防止过充的措施(一)
过充是锂电池安全测试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因此有必要了解过充的机理和目前防止过充的措施。
显示了电池过度充电时ncm+lmo/gr系统的电压和温度曲线。在5.4V时,电压达到最大值,然后电压下降,最终导致热失控。三元电池的过充电压和温度曲线与三元电池非常相似。
锂电池的过充电产生热量和气体,包括来自副反应的欧姆热量和热量,其中欧姆热量是主要的。过充引起的电池副作用是过多的锂嵌入到负极中,锂枝晶在负极表面生长(n/p比将影响锂枝晶生长的初始soc)。其次,过量的锂从阴极上脱落,导致阴极结构坍塌,释放出热量和氧气。氧气会加速电解液的分解,电池的内部压力会不断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安全阀打开。活性物质与空气接触进一步产生更多的热量。
研究表明,减少电解液的用量可以显著降低过充热和产气量。此外,研究了没有夹板或安全阀的过充电电池不能正常打开,电池容易爆炸。
轻微的过充电不会导致热失控,但会导致容量下降。结果表明,以ncm/lmo为正极的电池过充后,电池的soc容量在120%以下不会显著衰减,当soc高于130%时,电池的soc容量会显著衰减。
目前,有多种方法解决过充电问题。
1)BMS过充时保护电压通常低于峰值电压。
2)通过材料改性(如材料涂层)提高电池的过充电阻;
3)向电解液中加入抗过氧化添加剂,如氧化还原对;
4)使用压敏膜时,电池过充时,膜电阻明显降低,起分流作用。
5)在矩形铝壳电池中采用OSD和CID设计是目前常用的抗过充电设计。软包装电池不能达到类似的设计。
锂电池过充机理及防止过充措施(2)
介绍了锂钴氧化物电池在过充电过程中电压和温度的变化情况。下图显示了锂钴酸蓄电池的过充电压和温度曲线。水平轴是除去锂的量。负极为石墨,电解液为ec/dmc。电池容量为1.5Ah。充电电流为1.5A,温度为电池内部温度。
锂电池过充大致可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都具有以下特点:
一区
一。蓄电池电压缓慢上升。锂钴氧化物阴极溶出量大于60%,金属锂沉淀在负极侧。
2.电池胀形可能是由于电解液在正侧的高压氧化造成的。
三。气温基本稳定,略有上升。
II区
一。气温开始缓慢上升。
2.在80-95%范围内,正阻抗增大,内阻增大,但在95%范围内减小。
三。电池电压超过5V,达到最高水平。
三、区域
一。在95%左右,电池的温度开始迅速上升。
2.从大约95%到接近100%,电池电压略有下降。
三。当电池内部温度达到100℃左右时,电池电压急剧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温度升高导致电池内阻降低所致。
四区
一。电池内部温度高于135摄氏度,聚乙烯薄膜开始融化,电池内阻迅速增大,电压达到上限(~12V),电流降到较低值。
2.在10到12伏之间,蓄电池电压不稳定,电流波动。
三。电池内部温度迅速上升,在电池发生故障前,温度上升到190-220摄氏度。
四。电池破裂。
三元电池的过充与锂钴氧化物电池相似。目前,我国三元方铝壳电池的过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