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锂离子电池的隔膜材料有哪些类型?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0-15 22:50    点击量:
动力电池通常采用复合膜,对隔膜的要求较高。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可分为:
 
聚烯烃微孔膜、非织造布、聚合物/无机复合材料和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四大类。
 
1聚烯烃微孔膜成本低,孔径大小可控,化学稳定性稳定,机械强度和电化学稳定性好,高温自闭性能(140℃左右),保证了锂离子二次电池在日常使用中的安全性能。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微孔膜是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商用隔膜材料。
 
2.无纺布,又称无纺布,是由纤维随机或定向排列而成的网状结构,然后通过机械、热或化学方法增强。它包括天然和合成纤维材料,如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聚烯烃纤维、聚酰胺(PA)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无纺布膜具有高孔隙率(60%-80%)和三维孔结构,可防止锂离子电池中锂枝晶的生长。无纺布膜在改善空气透过性和液体吸收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制备成本低,将成为大容量大功率锂离子电池膜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3无机复合膜又称陶瓷膜,是由少量粘结剂和无机粒子形成的多孔膜。对电解液有良好的润湿性。它能保持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等高容量电解液,有利于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同时,它在高温下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尺寸完整性,可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充分发挥。因此,无机复合膜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
 
4、采用PVDF-HFP和有机溶剂形成凝胶,在液体电解质体系中起到膜和离子导电载体的作用。它具有吸水性强、保水性好、导电性高、加工性好等优点。自那以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聚乙二醇(peg)、聚丙烯腈(pan)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相继报道。聚偏氟乙烯(pvdf)及其共聚物、聚氧乙烯(peo)等体系。然而,这些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具有厚度过大、电池容量有限、力学性能差、聚烯烃膜缺乏热关断热以及可能存在电池安全问题等缺点。
锂离子电池对隔膜的要求包括:
 
(1)具有电子绝缘,保证正负极的机械绝缘;
 
(2)具有一定的孔径和孔隙率,能保证低阻、高离子导电性,对锂离子具有良好的渗透性;
 
(3)电解液的溶剂是极性强的有机化合物,耐电解液腐蚀,具有足够的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
 
(4)电解质润湿性好,吸收保湿能力强。
 
(5)机械稳定性高,包括穿刺强度和拉伸强度,但厚度尽可能小。
 
(6)良好的空间稳定性和完整性;
 
(7)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自动停机保护性能;
 
(8)加热收缩小,否则会造成短路,导致电池热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