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产业的现状及未来的路怎么走?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0-21 19:45
点击量:次
随着锂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全球对锂电池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日本的最大锂电池生产国。中国的锂电池生产仍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国家鼓励锂离子电池生产的发展,国内许多电池厂和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已经看到了锂电池的潜在市场,并愿意对锂电池产业进行大量投资。但其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相对落后,无法立足于国际市场,企业仍以内销为主,面临着传统的1865年。在价格战、动力电池市场前景不明朗、传统数码产品市场萎缩的形势下,锂电池产业的现状令人担忧。怎么走?
市场形势
一。18650市场(价格受阻,市场混乱)
2011年,随着智能数字终端的巨大能耗,移动电源的需求应运而生,带动了圆柱形18650块电池的增长。然而,经过两年的发展,目前移动电力市场鱼龙混杂,抄袭和低端产品充斥市场,市场秩序混乱。
全球18650个知名品牌包括松下、索尼、三星、LG等,因此,国内大多数厂商只能选择低端或仿冒产品线,控制成本,以价格占领市场。三星18650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降价至1美元。如果这样做,价格将低于中国18650家中端制造商的价格,这将使国内制造商的处境更糟。
今年上半年,我国锂电池平均价格大幅下降,中低端市场电池价格跌幅更大。低端市场价格混乱,出现1ah低于4元的软包装电池。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毛利率越来越低,势必会掀起企业破产潮,面临行业重组的局面。
2.铁锂动力电池市场“产能过剩,前途未卜”
据高新技术产业锂电池产业研究院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动力锂电池企业有105家,而2008年只有10家左右。截至今年5月,动力锂电池行业整体产能已达40亿安培小时。据信,2008年前后,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吸引了大多数企业进入这一领域。虽然国家大力鼓励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但其完整的动力系统技术还不成熟。近年来,电动汽车市场规模仍在万辆以上,而动力电池企业扩张过快,供过于求,产能闲置。大多数制造商都依赖它。“副业”正在谋生,并逐渐远离了原来的“电动车动力电池梦”。
不仅如此,电池企业还承担着退货和付款的风险。众所周知,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除了电池外,还包括bms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重点和责任基本上都在电池上。因此,电池企业面临退货、扣质保证金等诸多问题。比如,2011年由深圳沃特玛和五洲龙合作的大运会电动客车项目,也应该是在为付款而苦苦挣扎。
今年,使用美国A123公司磷酸铁锂电池的Coda和Fisker相继下跌,而特斯拉选择松下18650电池计划,在2013年第二季度打破北美市场纪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思考“在我们刚刚开发动力锂电池准备“弯道超车”时,选择磷酸铁锂电池路线是不是一个错误”?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技术路线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另一个难题。然而,笔者仍然认为,铁锂电池虽然比能量较低,但却是电动汽车电池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