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安全保障、创新引领''即将发布实施、
”今年7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西安主持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批示和指示。“李东说到,”工信部将按照国务院领导的部署,充分发挥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与财政部、科技部积极配合,履行好统筹协调的职责,将从三个环节做好工作。“
以下为李东讲述三个环节具体内容:
第一个环节,准入环节。
一是要建立完善标准体系。我们已经组织制定了电动汽车远程监控标准。电动客车安全条件即将发布实施,也即将出台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动力电池的编码、规格尺寸等标准正在编制、修订,也要尽快出台。
二是要提高准入门槛。我们已经组织修订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规则,拟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条件要求,提高性能和安全的要求。目前正在网上开展公示,公示一个月,也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企业协会和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第二个环节,生产销售环节。
一是要督促企业做好生产一致性的监督,确保生产实际销售的产品符合强制性标准的法规要求,并已公告生产的样品性能指标要达到一致。
二是要加强市场监管,建立整车动力电池市场的抽样检验制度,对存在严重隐患、故意造假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第三个环节,使用环节。
一是要加快健全运行的监管体系,加强标准宣贯,推进生产企业、地方和中央政府三级监管网络平台的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实现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运营状态的实时监控。
二是督促生产企业不断提高售后服务能力,信守产品的质保承诺,合理布局售后服务网络。
三是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检验的管理,研究适用新能源汽车特点的检验项目和检验周期。
不同人眼中的“安全”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整车、电池、保险、第三方机构以及行业协会,他们眼中的“安全”,其着眼点有所不同。
北汽集团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陈平参与圆桌讨论
从整车的角度看,安全的范畴涉及方方面面。比如,汽车的安全性设计,主要是避免车辆事故的发生,或者在事故发生时,尽可能降低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北汽集团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陈平认为,汽车设计的一个原则应该是首先保护乘员以及车外人员的安全,然后才是保护车辆设备的安全。陈平特别强调,整车、动力电池、电池材料等都要安全才行,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是整个链条的安全。
超威创元首席专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柯克参与圆桌讨论
动力电池系统所面临的风险,主要与其内部部件的特性和外部的运行环境有关。超威创元首席专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柯克表示,从用户角度看,动力电池的安全意味着即使电动汽车整夜充电也不能有风险;从电池供应商角度看,安全则要求电池这个能量包装在车上之后不会被触发险情。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张雨参与圆桌讨论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张雨表示,从电池企业的角度看,从人才的培养、工艺的管理、装备的提升以及环境的改善等,企业都要做大量投入来确保产品的安全。
UL能源与电力科技部大中华区工程部总监冯金朝参与圆桌讨论
UL能源与电力科技部大中华区工程部总监冯金朝认为,从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角度看,所谓“安全”意味着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都不会出现危险;其次是在一次失效的情况下,产品不对人员造成伤害,因此,开发标准时要进行综合考虑。
各自谈痛点
陈平站在新能源汽车使用者的角度,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他认为,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充电不方便、购买成本高等,这些痛点基本上都与动力电池有关,原因在于电池的能量密度不高、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等。
柯克从多个层面谈了动力电池企业和新能源车企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商业层面的痛点在于产业发展模式,比如新能源汽车对补贴依赖,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存在资金周转问题等;技术层面的痛点在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之间的矛盾;此外,新电池检测的时候是安全的,然而在各种环境下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是否还能保证它是安全的?如何能够检测到这种性能的变化?电池企业该如何在前期进行系统考量?这也是痛点。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责任保险事业部总经理吴晓红参与圆桌讨论
动力电池标准不完善也影响着保险公司相关业务的开展。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责任保险事业部总经理吴晓红坦言,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非常关键,不了解安全性能,保险公司就无法为新能源汽车核算出一个合理的保险价格,也无法设计出一款合理的保险产品。动力电池的性能如何,标准是否完善,对保险行业来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