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专题

动力电池的竞争力优势在哪方面呢、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09 15:07    点击量:

2018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前三的企业中,2家为国内企业,前十的企业中,有6家都是国内的电池企业,动力电池领域逐步渐呈现中日韩三足鼎立之势。

 

国产电池与外资电池竞争优势何在

 

有观点认为,目前国内电池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来自白名单的保护,未来一旦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日韩电池又会迅速占据主导地位。

 

对此,比克电池副总裁李凤梅表示,在电池领域完全没必要过度迷信外资产品。日韩企业的电池产品虽然有成品率高、一致性较高等优势,但是随着近十年国内电池企业的快速发展,国产电池成品率、一致性等指标正逐步与日韩电池接近。而国内电池企业凭借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在电池的循环寿命、成本控制等方面,则是超越外资企业的。

 

动力电池的竞争力不只看一两个技术指标,而是综合安全性、能量密度、一致性、循环寿命、成本等多个指标的平衡。比克等国内电池在电池领域,最早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和外资电池企业展开竞争,在没有保护的消费电池领域,一样能够与日韩电池企业同台竞争。

 

现在,中国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市场,国产动力电池依然有信心与外资展开竞争,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首先,在技术水平接近的情况下,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选择国产动力电池,显然更高效。

 

其次,针对国内电池企业的成本优势,外资企业有时先通过低价销售的方式开拓市场,待车企对其电池产生依赖后再提高价格。国内车企熟悉了这些套路后,基本同类产品都会选择多个供应商,外资企业曾经低价抢市场的策略,以后可能将不再适用。

 

另外,在循环寿命方面,有些外资电池也有劣势,比如某外资品牌的圆柱电池,设计循环寿命只有500多次,而比克同类型的圆柱电池,至少能保持1000次以上的循环。这不但能够保障新能源汽车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在以后的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等方面,也更具有优势。

 

所以,在2019上海车展上的新车型,零跑S01Razer联名版、小鹏P7等电动汽车,纷纷选择了比克的动力电池。

 

磷酸铁锂回潮非大势所趋

 

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已经公布,补贴退坡幅度超过50%,也是进一步为2020年补贴退出做好铺垫。而在补贴退坡后,磷酸铁锂电池会不会逆转三元电池,重新占据动力电池主导地位?

 

对此,李凤梅的分析是,国际动力电池市场,主要是由市场来驱动,而外资电池企业新建的产能,基本都是三元电池。这是主要还是因为,在安全问题、成本问题解决之后,动力电池肯定只会向着更高能力密度发展,而不会退回到低能量密度的电池。

 

最近几年,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已经控制的比较好了,而除了能量密度之外,低温性能、一致性、自放电等方面,磷酸铁锂也存在着诸多局限,在这些方面,要让磷酸铁锂电池达到三元电池一样的水平,那么成本也可能比三元电池更高。

 

未来,部分对空间、低温性能、一致性要求不是很高的新能源汽车,可能确实会转而选择磷酸铁锂电池,比如体型较大的商用车。但是对于空间、低温性能、一致性等要求较高的乘用车型,主流车型应该依然会选择三元锂电池。

 

另外,磷酸铁锂电池只能往大做,而三元电池可以做成最小的标准品,从未来回收利用的角度来说,圆柱电池电池拆解后,电芯可以任意形状的组合,小到充电宝,大到无人机、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小动力电池,应用的范围非常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到最后元素拆解阶段,相对于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有更多的贵金属,也有更高的拆解价值。

 

而从电池材料的对外依赖度来说,以前532、622材料的三元电池,对钴的依赖度较高,而钴矿主要储量在国外,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确有利于减少资源依赖。但是目前811材料的三元电池已经开始量产装机,而811材料的三元电池钴用量已经减少到10%,部分钴用量已经低至5%,未来可能还将推出无钴的三元电池,因此,以后即使大量采用三元电池,也不存在电池材料的资源依赖问题。

 

国内电池企业的多元化生存之道

 

当年液晶显示器和等离子显示器之争,至今还令人记忆犹新。等离子显示技术画质更优,视觉舒适度、色彩还原度、对比度、可视角度等方面也全面优于液晶显示器,但是由于等离子显示器难以小型化,因此应用范围主要局限在客厅电视等领域。而液晶显示器则是可大可小,除了在电视上应用,大量电子设备上均可以采用,最终液晶显示器在更大规模的应用下,成本优势愈发明显,最终导致等离子显示器基本退出市场。

 

而比克电池选择圆柱电池的思路也与此类似,据介绍,比克电池不仅在动力电池领域广泛布局,同样也在储能领域和小动力电池领域进行长远布局。2018年,比克的小动力产能占30%以上,加上新扩产的产能可达到50%(储能+小动力)。并计划到2020年,消费、储能和小动力可以占到整个产能的50%-60%。

 

不过,专注圆柱电池,并非就放弃其他类型的电池。比克电池副总裁李凤梅也坦言,比克电池的研发团队也一直在做软包电池、固态电池等方面的研发,目前量产还有技术瓶颈仍待解决。

 

而对于方形电池,比克同样也有所布局,目前比克方形电池已经有48Ah产品、275Ah产品,以及45Ah混动产品,在深圳有一条产量达1GWh的方形电池中试线,同时郑州也在建方形电池产线,预计今年年底之前投产,规划产能为2GWh。

 

李凤梅表示,比克电池这样做,第一,是现金流会得到保障,第二,利润有保障,第三风险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