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专题

电池巨头在资金和产能支持下,正以本土化的优势吸引到海外客户。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06 13:26    点击量:

近日,韩国SNE Research发布了2018年全球EV动力电池出货量排名。宁德时代以21.3GWh的出货量,超过松下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

 

2018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为97.0GWh。需求向TOP10动力电池企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它们已经占去81.2%的份额。

 

但除了TOP10电池企业外,OEM为了保证供应,也在扶持不在TOP名单中的电池企业,构建多元化的电池供应关系。而电池巨头在资金和产能支持下,正以本土化的优势吸引到海外客户。

 

2019-2025年,电池技术会进入相对稳定期,电池企业很难在能量密度等技术参数上拉开差距,价格竞争会更激烈。OEM的“插手”,也将使梯队成员更迭产生变数。

 

榜首:宁德时代

 

占去全球动力电池份额在两位数的有三家,分别为宁德时代(21.9%)、松下(21.4%)、比亚迪(12.0%)。这三家电池企业的增幅同样显著,绝对值领先其他企业。

 

三家企业中,两家为中国企业,宏观来看,宁德时代97.2%的增速和比亚迪80.8%的增速主要依靠的是强大的本土市场。具体分析,宁德时代NO.1的出货量主要源自其众多的国内客户,比亚迪11.6GWh的电池出货量,主要来自自身22.7万辆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另一家为日本企业,后盾是特斯拉这一2018年因Model 3上量而势头迅猛的电动汽车制造商。

 

LG化学去年动力电池出货量为7.4GWh,同比增长46.8%,市场份额在7.6%,排名第四。另一家韩国企业,三星SDI的出货量是3.0GWh,同比增长28.0%,市场份额为3.1%。

 

SNE指出,LG化学和三星SDI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配置的车型销量的上涨。现代Kona、捷豹I-Pace、雷诺Zoe销量强劲,增加对LG化学电池的使用量。三星SDI的增量主要源自大众e-Golf、StreetScooter WORK电动邮政车和宝马530e。

 

中韩电池企业之间已经展开一场拉锯战,一方靠本土市场,一方靠众多的跨国车企客户。2018年,中国电池企业领先一步,未来还很难说。

 

2018年各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表现

 

日产电池部门AESC在经历与金沙江资本的收购波折后,最终被风电巨头远景拿下。虽然不明确AESC在远景的操作下未来将走向何方,是否会从其他电池巨头手中抢下客户,赢得更多生机,但至少新LEAF e+电芯依然采用的是AESC的软包电池。这款车虽在2018年失去了最畅销电动汽车的称号,但年销量仍然卓著,去年售出8.7万辆。

 

中国对电动汽车的支持力度,养活了不少电池企业。除了上文中列出的两家日本企业,两家韩国企业,其他均为中国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这两大巨头之外,孚能、国轩高科、力神、亿纬锂能均出现在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TOP10排名中。

 

与NE时代统计数据不同的是孚能的出货量和排名。SNE统计的孚能出货量为3.3GWh,而NE时代统计数据为1.93GWh。尽管孚能已拿下德系车企(据猜测为戴姆勒)巨额电池订单,但尚未供货,且它没有其他海外客户。据此,NE时代认为,SNE统计的数据是在未拆分车型不同供应商的基础上计算而成,或有误差。

 

据NE时代了解, 孚能曾是北汽EC系列(国内最畅销的电动汽车)的主要供应商,但目前EC系列受政策引导升级换代,孚能在北汽新能源内部的份额急剧下降。它被质疑的一点主要在于其产品一致性。不过,与戴姆勒的合作,将帮助它进一步改善自身的质量体系。

 

基本上,经过对上述TOP10电池厂的出货量的分析,发现谁赢得畅销车型的青睐,成为对方的优先电池配置选择,就可在出货量上占据优势。

 

不少暂时出货量落后的企业也认准这一点,在电动汽车市场仍是蓝海之际,抢夺优质客户,一方面客户即意味着量的保证和生存的空间;另一方面则可如同宝马和宁德时代般在质量和供应方面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