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等企业净利润则出现下降,呈现冰火两重天的两极分化景象。
从公布的财报显示,宁德时代2018年实现营收296.11亿元,同比增长48.08%;扣非净利润31.11亿元,同比增长30.95%。国轩高科2018年实现营收61.46亿元,同比增长27.0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52亿元,同比增长1.65%。亿纬锂能2018年实现营收43.51亿元,同比上升45.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71亿元,同比上升41.57%。
除此之外,雄韬股份2018年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182.79%;欣旺达2018年净利润7.04亿元,同比增长29.42%;横店东磁2018年净利润6.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7%。
对于业绩增长,宁德时代表示,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国内动力电池市场需求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国轩高科表示,业绩增长主要系公司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及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增长带来销售增长所致。亿纬锂能表示,公司动力电池、储能、消费锂离子以及锂原电池业务业绩都实现增长,带来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
综合以上几家企业,“新能源汽车市场繁荣带动动力电池销量增长”是多数电池企业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5.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61.7%。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98.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50.8%。而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总量为56.89GWh,同比增长56.88%。
市场高集中度、产能过剩依旧
在动力电池总装机量增长的同时,行业龙头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宁德时代以23.43GWh高居榜首,占比41.19%;比亚迪装机量为11.43GWh位列第二,占比20.1%;国轩高科紧随其后,装机量为3.07GWh,占比5.38%。前三家电池企业装机量之和占总装机量的66.67%。
市场高度集中的同时,动力电池行业仍然处于产能过剩状态。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动力电池总产量为70.6Gwh,远大于56.89GWh的装机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规划产能已超过200GWh。在整体产能过剩状态下,却呈现出优质高端产能的供给不足,而低端劣质产能的严重过剩局面。在这种结构性产能过剩形势下,市场洗牌也将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