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纯电动汽车使用了固态电池能不能提高其驾驶的安全性能呢?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15 11:53    点击量:
新能源汽车是如今汽车的全新类别,最近几年在市场当中的销售占比是越来越高,如此市场背景之下,消费者慢慢了解、接纳并选择了新能源汽车,将其当作平时出行的工具,换句话来说,新能源汽车在将来的发展前景以及发展市场之中会更大的。
 
 
然而纯电动汽车的自燃起火此事件发生频率的不断上升与新能源汽车直线上升的发展速度有的一拼,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当中比较大的一个分支体系,在其驾驶过程之中基本是靠电力的供给,由于电力系统的构造的复杂性,所以短路突发会致使汽车发生自燃。
 
 
通过相关部门分析,当前纯电动车的大部分自燃现象一般是由于汽车本身的电池存在了安全隐患,目前,对于纯电动汽车,其电池使用一般分两个类别,一个是磷酸铁锂电池,另外一个是三元锂电池。后者拥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而未具备足够的安全性能,然而前者是拥有不错的安全性能,却有相对较低的能量密度。
 
 
综合这两者在使用方面存在的缺点,也就产生了固态电池,此款电池使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锂电池两者的所有优点集合起来,在后期的循环使用寿命、安全性以及能量密度这些方面满足了消费者以及车企的需求,此款电池可以说自身即是技术突破,而由于固态电池所具备的优点,许多消费者将其称作是汽车新能源发展将来的配套高级装备。
 
 
由于固态电池所具备的超级高的安全性能,因此假设将它应用至纯电动汽车那边,会对汽车驾驶有最大化的安全保障,并且也会大幅降低纯电动汽车自燃的可能性。然而当前固态电池依然处在突破技术的时段,丰田更加是投进很高的前期预算在固态电池这个方面,通过这个能够看到固态电池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
 
 
当前在我国,其主要是基于多数科研团队之上来研发固态电池的,大部分的车企自身还未有对研究固态电池相配套的资金链条的支付能力,因此假设固态电池希望能够获得全面的配套覆盖,理应等待一些时间,而无法短期之内达到,然而一点也不夸大的来说,假设固态电池达到量产规模合理化以后,那么纯电动汽车会因此产生电池革命。采用易燃有机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一直制约着锂二次电池(又称为充电电池或蓄电池)向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领域发展。近日,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曹余良教授团队与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共同在《自然·能源》在线发表关于非燃磷酸酯电解液在锂离子电池应用的研究成果。
 
美国马里兰大学、陆军研究实验所和阿尔贡国家实验室等机构,以化学性质极不稳定的锂金属为负极制备一种电池,配以高氟电解液,可实现充放电多达千次,储电能力仅下降到最初的93%。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技术发展与锂电池是相辅相成的,电解液需要与客户选用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相适应,并与客户锂离子电池最终性能要求相适应。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电解液需要适应不断发展的锂电池技术体系及终端设备的应用需求等变化,不断调整其性能和构成。
 
国内电解液市场趋势
 
电解液汽车持续扩产,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电解液的价格从2017年巅峰期的40万元/吨下降至今年的5万元/吨左右,电解液市场短期内供大于求的局面并未改变,电解液价格仍将维持在较低价位运行或继续下跌。
 
根据中汽协预测,按照前5个月的增长水平计算,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规模将突破100万辆。若以每辆车需要60公斤电解液计算,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需要6万吨的电解液。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2019年仅主流上市公司的电解液产能就将突破10万吨,2018年动力电池电解液市场仍将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