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电动车锂电池的技术参数详解

来源:宝鄂实业    2021-03-17 15:26    点击量:
电池容量
 
电池容量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它表示电池在某些条件下(放电率,温度,终止电压等)释放的电量(JS-150D可用于放电测试),即电池容量通常以安培小时为单位 (缩写为AH,1Ah = 3600C)。  
根据不同的条件,电池容量分为实际容量,理论容量和额定容量。 电池容量C的计算公式为C =∫t0It1dt(从t0到t1的积分电流I),电池分为正极和负极。  
 
标称电压
 
标称电压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技术术语,是指与+ 25°C时调节的热敏电阻的标称工作电流相对应的电压值。 目前,最常用的稳压热敏电阻的标称电压为2伏,其他包括3伏,4伏,5伏和6伏。 标称电压也是表示或识别电池的合适电压近似值,也称为额定电压,可用于识别电池类型。  
电池的标称电压是用于指示或识别电池的电压的适当近似值,也称为额定电压,可用于识别电池类型。 例如,铅酸电池的开路电压接近2.1V,标称电压为2.0V。 锌锰干电池的标称电压为1.5V,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的标称电压为1.2V,锂离子电池的标称电压为3.7V。  
实际上,标称电压并不代表电池电压。 电池的实际电压根据电池的实际容量而变化。 在市场上,有些情况下,同一电池的标称电压在不同的场景或区域中会有所不同,而电池实际上是不变的。  
 
电池的内部电阻
 
电池的内部电阻是指电流流过电池时的电池电阻。 它包括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 极化内阻还包括电化学极内阻和浓差极化内阻。  
对于锂离子电池,电池的内阻分为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 欧姆内部电阻由电极材料,电解质,隔膜电阻和每个部分的接触电阻组成。 内部极化电阻是指由电化学反应期间的极化引起的电阻,包括由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引起的电阻。  
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内部电阻是指电池工作时流过电池的电流所经历的电阻。 电池的内阻很大(在正常使用期间),大量的焦耳热(根据公式:E = I ^ 2RT)将导致电池温度升高并导致电池放电降低工作电压,缩短放电时间,严重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电池内阻的准确计算非常复杂,并且在电池使用过程中会不断变化。 根据相关经验,锂离子电池体积越大,内阻越小;反之,锂离子电池的内阻越小。 反之亦然。  
 
自放电率
 
自放电率,也称为电荷保持容量,是指电池处于开路状态时在某些条件下电池的存储功率的保持容量。 它主要受电池制造工艺,材料,存放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这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参数。  
自放电的大小,自放电速率与正极材料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度及其在加热后的不稳定性(易于自分解)有关。 充电电池的自放电远高于一次电池。 此外,不同类型电池的电池每月自放电率也不同。 一般在10-35%之间变化。 在储存过程中,自放电伴随着电池内阻的增加,这将降低电池的负载能力。 在大放电电流的情况下,能量损失发生显着变化。

(一)电池容量C:
在一定条件下,电池放出的电荷量,单位:mAh或Ah。
 
 
根据使用条件电池容量可分为:
 
理论容量:
假设活性物质完全被利用,电池可释放的电量。
 
额定容量:
实验室条件下,满充电池可释放的电量。
 
实际容量:
实际使用环境(但符合电池规定使用条件),满充电池可释放的电量,小于额定容量
 
(二)电池能量:
衡量电池存储能量多少指标,单位:Wh。
 
计算公式:能量=额定电压×工作电流×工作时间= UIt=额定电压×电池容量;
 
例如小米手机电池,电池能量7.3Wh= 3.7V×1960mAh/1000
 
 
电池能量是衡量电池带动设备做功的重要指标。如果将电池容量理解为蓄水池可蓄水体积,那么电池能量可形象理解为蓄水池从一定高度发出可做的功。
 
相同电压下,电池容量越大,电池能量也越大,例如生活中给手机换更大容量的电池,目的就是增加电池能量,在工作电压不变情况下,手机的续航能得到提升。那么这种操作是否在电动车也奏效呢?
 
答案是不一定,因为电动车的续航跟手机的续航所消耗电能用来做功方式不一样,电池重量会随着电池容量增加而增加,车辆自重也会增加,因此存在两个变量,这时候就涉及到电池另外一个重要性能参数——能量密度。
 
 
(三)能量密度:
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所释放的能量,表示为体积能量密度(Wh/L)或质量能量密度(Wh/kg),是电动车续航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
 
能量密度主要分为单体能量密度及系统能量密度。单体能量密度是最小单元能量密度,例如一节锂电池重325g,额定电压为3.7V,容量为10Ah,则其能量密度为113Wh/kg。系统能量密度是指整车的电池组或者电池板的能量密度。
 
电池组或者电池板主要由若干个单节电池、电池组框架、护板及其他电子元器件等封装而成,因此系统能量密度受单体能量密度及封装技术影响,且小于单一能量密度。下图是中国未来锂电池性能规划。
 
 
能量密度也是新能源车辆补贴核心指标要求之一,历年新能源车辆补贴标准中系统能量密度门槛值如下。
 
从工信部每月发布的车型配置中可以发现,历年系统能量密度门槛值能比较真实地反应目前电池应用市场情况——与国家规划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电动车发展任重道远。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