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电池失控可能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来源:宝鄂实业    2021-11-09 08:28    点击量:
1. 电池过热。当散热管理,或者器件布置不合理,电池温度升高到某个临界温度(150 °C左右),电池进入到了自加热模式,升温速度在0.2 °C/min左右。如果不能及时散热,电池可能进入thermal runway状态(这个过程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讲过),导致电池最终起火燃烧。
 
2. 物理破坏。这个过程比较好理解,类似于猛烈撞击,刺穿啊,挤压变形,都有可能破坏隔膜,使得正负极直接接触,导致存储的能量迅速释放,发生起火爆炸。
 
3. 过充/过放。材料都有一个稳定电压窗口,不能充电充得太过。充电太过的时候,电池极化大,充电效率低,产生的热量也多。另外,过充时,正极材料不稳定,可能分解产生O2,产生的O2会和电解液发生反应,释放更多的热量。此外,生成的气体还会使电池内部承压,可能会使正负极或者隔膜错位,造成内部短路。
 
4. 充电电流选择不合适。在不该使用大电流充电的时候使用大电流会导致电池极化严重,负极的电位过低。锂离子可直接在石墨负极表面析出,造成容量损失。严重的还会形成枝晶,刺穿隔膜,形成内部短路。
 
5. 外部/内部短路。外部短路是一种最常见的电池滥用情况,相对而言也比较好预防。而内部短路就比较难以控制。造成内部短路的原因有:异物混入,隔膜失效,电池设计时预留的隔膜余量不足,电池生产过程中切边不整齐等等。另外,电池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导致正负极或者隔膜位移,也会造成内部短路。一旦形成内部短路,BMS,保护电路等保护机制将统统失效。所以内部短路是最难处理的一种失效机制。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