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方形电池典型问题和应对方法介绍

来源:宝鄂实业    2021-11-19 19:05    点击量:
侧面鼓胀问题
 
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的内部存在一定的压力(相关相关经验数据0.3~0.6MPa),在相同的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大,电池壳壁的变形越严重。
 
引起电池膨胀的紧要原由:化成时形成SEI的过程中出现气体,电池内气压升高,由于方形电池平面结构耐压能力差,因此造成壳体变形;充电时电极材料晶格参数发生变化,造成电极膨胀,电极膨胀力用途于壳体,造成电池壳体变形;
 
高温贮存时,少量电液分析及由于温度效应气体压力增大,造成电池壳体变形。在以上三个原由中电极膨胀而引起的壳体膨胀是最紧要原由。
 
方形电池的鼓胀问题是一个通病,特别是大容量方形锂离子电池更为严重,电池鼓胀会造成电池的内阻新增、局部的电液枯竭甚至壳体破碎,严重地影响了电池的安全性及循环寿命。
 
张超等人给出的办法,利用小结构形式,增强壳体强度;优化排列方式两个角度,处理方形电池鼓胀问题。
 
增强壳体强度,把原来的平面壳体设计成增强结构,并以向壳体内部打压的方式,探测壳体增强结构设计的效果,按照固定方式的不同(固定长度方向和固定宽度方向),分别探测。
 
可以分明观察到增强结构的用途。以宽度固定情形为例,在0.3Mpa压力下,有增强结构的变形量为3.2mm,而没有增强结构的壳体变形量达到4.1mm,变形量降低了20%以上。
 
优化模组中电芯排列方式,研究人员比较了两种排列型式,如下图所示,变形量如下面表格所示。比较发现,排列方式Ⅱ的厚度方向变形量分明小于排列方式Ⅰ。
 
大型方形电池散热性能变差
 
随着单体体积的增大,电池内部发热部分距离壳体的距离越来越长,传导的介质、界面越来越多,使得散热变得困难,并且在单体上,热量分布不均的问题越来越分明。
 
吴伟雄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试验采用3.2V/12Ah的方形锂离子电池,其基数如表1所示。电池充放电设备为新威CT-3001W-50V120ANTF,探测过程中环境温度为31℃,散热方式为空气冷却,用温度巡检仪记录电池的温度变化。
 
试验步骤:
 
1)压充电,用12A电流给电池充电至充电截止电压3.65V止电流1.8A;
 
2)搁置,充电后搁置1小时以使电池稳定;
 
3)恒流放电,以不同的倍率放电至放电截止电压2V。其中,放电倍率分别按为1C、2C、3C、4C、5C、6C设定。
 
为不同放电倍率下电池表面的温度变化,可以看到,随着倍率新增,温度也越来越高,各放电倍率对应的电池表面最高温度分别为38.1、48.3、56.7、64.4、72.2、76.9℃。3C倍率放电时,最高温度已超过50℃。6C时温度达到了76.9℃且超过50℃的时间为470s,占到了整个放电过程的三分之二,这有关电池安全继续工作非常不利。
 
利用相变材料作为导热介质,附着在单体电芯表面,散热效果得到大幅度改善。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