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充电过程中电压电流是否会影响三元锂电池的寿命?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29 16:43    点击量:
一般而言我们常说的三元材料主要指的是NMC材料,也包含NCA材料,层状材料的容量发挥受到其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由于Ni3+的化学稳定性要比Co元素更好,因此在充电的过程中NMC材料也就能脱出更多的Li,使得材料的容量由较大的提升。
 
  随着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传统的钴酸锂材料正逐渐被容量更高的三元材料所取代,虽然三元材料具有与LCO相似的层状结构,但是相比于LCO材料,三元材料不仅仅在材料的容量上获得了很大的提升,热稳定性也要明显好于LCO材料。
 
  一般而言我们常说的三元材料主要指的是NMC材料,也包含NCA材料,层状材料的容量发挥受到其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由于Ni3+的化学稳定性要比Co元素更好,因此在充电的过程中NMC材料也就能脱出更多的Li,使得材料的容量由较大的提升。
 
  反过来,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结构稳定性还受到脱Li数量的影响,过量的脱Li可能会导致材料的层状结构坍塌,因此为了保证NMC材料的结构稳定性需要对材料的充电截止电压进行限制,保证材料的长期的循环稳定性。
 
  德国明斯特大学的JohannesKasnatscheew等人对NCM111和NCM532(两款材料来自BMW集团)、NCM622和NCA(两款材料来自Customcell)、NCM811(来自杉杉科技)材料的充电制度对其循环寿命和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充电截止电压的影响
 
  NMC材料的脱锂数量与充电截止电压成正比,也就是说充电截止电压越高NMC材料的脱锂量也就越大,相应地材料的结构也就越不稳定。下图为NCM811材料在不同的充电截止电压下,循环性能曲线,可以看到提高截止电压后,材料容量发挥明显提高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材料衰降速度的加速。
 
  对比不同截止电压下的循环数据后发现,4.6V截止电压时虽然在第五次放电时比容量最高,但是在循环53次后,其容量快速下降,低于4.5V和4.4V截止电压下NMC111的容量。这表明一味的的提高充电截止电压,虽然会使的材料的容量获得较大的提升,但却会使的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发生明显的下降,因此需要根据电池的设计寿命合理选择充电截止电压。其中DOD是放电深度的英文缩写。从表中可见,可充电次数和放电深度有关,10%DOD时的循环寿命要比100%DOD的要长很多。当然如果折合到实际充电的相对总容量:10%*1000=100,100%*200=200,后者的完全充放电还是要比较好一些,但前面网友的那个说法要做一些修正:在正常情况下,你应该有保留地按照电池剩余电量用完再充的原则充电,但假如你的电池在你预计第2天不可能坚持两个小时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开始充电,当然你如果愿意背着充电器到办公室又当别论。
 
  你需要充电以应付预计不方便或条件不允许充电的时候,即使在电池尚有很多余电时,那么你也只管提前充电,因为你并没有真正损失“1”次充电循环寿命,也就是“0.x”次而已,而且往往这个x会很小。
 
  电池剩余电量用完再充的原则并不是要你走向极端。和长充电一样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就是“尽量把电池的电量用完,最好用到自动关机”。这种做法其实只是镍电池上的做法,目的是避免记忆效应发生,不幸的是它也在锂电池上流传之今。由于电池因过度放电而导致电压过低,以至于不具备正常的充电和开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