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有哪些?能否实现产业化?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10 10:46    点击量:
在锂电池中,铜箔既是负极活性物质的载体,又是负极电子流的收集与传输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保证动力电池的性能,对电池铜箔的抗拉强度、延伸性、致密性、表面粗糙度、厚度均匀性均有较高的要求。要求高,产能就受到了限制。诺德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郁弼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使得锂电池铜箔的需求量急剧增加,铜箔产能出现了较大缺口。”
 
据悉,2015年,全球锂电池铜箔供应量为9万吨,需求量为9.1万吨,缺口比例为1%;2016年供应量为10.5万吨,缺口比例扩大至3%;2017年供应量预计为11万吨,缺口比例进一步扩大至8%。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拉动铜箔产能的增长,2015年铜箔产能为5.9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9.1%,但增长的产能仍不能满足锂电池产业的需求。“‘十三五’期间,多孔型、厚度小于6微米的锂电池铜箔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陈郁弼说。
 
据预测,2018年锂电池铜箔的供应量为14.6万吨,需求量为16.1万吨,缺口进一步扩大,2019年之后,供应失衡会缓解,但今年仍有2%~3%的缺口。另外,铜价的上涨加上动力电池对铜箔需求的增加,导致铜箔价格已有较大幅度上涨。
■隔膜产业受补贴退坡冲击最大
 
近日,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提前退坡的传闻让不少电池企业忧心忡忡。某电池产业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补贴提前退坡,整车企业必定要求电池企业降低供货价格,在电池材料中,锂电池铜箔材料存在较大缺口,正负极等材料进口量较大,成本下降空间有限,隔膜行业可能是受冲击最大的领域。
 
孙冬泉说:“补贴提前退坡传闻促使不少隔膜生产企业重新调整生产工艺。其中,干法工艺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
 
据了解,隔膜生产工艺分为干法和湿法。干法隔膜由PP/PE/PP三层材料组成,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PP(聚丙烯)材料有较强的抗氧化性。总体上,干法隔膜的工艺步骤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但干法工艺不能解决隔膜强度低的问题,闭孔速率也不如湿法工艺。湿法工艺生产的隔膜,其低熔点PE(聚乙烯)层小孔径利于闭孔,高熔点PE层较大孔径利于锂离子传输,隔膜也可以做得很薄,更适合于高能量密度电池。但是,湿法工艺生产步骤较多,成本较高。参与此次合作的主要技术人员包括: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锂电池协会理事胡国荣;从事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及管理10余年,2011年开始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新材料研发工作的袁昌杰;以及伍斌、陈瑞祥、黄鸿、吴层等人士。除胡国荣外,其余人士大部分为国光电器或其子公司的研究人员。
 
电池业务成去年业绩亮点
 
事实上,在此前特斯拉概念遭遇炒作之时,具有锂电池制造业务的国光电器股价也迎来一波炒作。有投资者发现,国光电器旗下广东国光电子是国内较早从事聚合物锂电池研发和生产的企业。2012年12月,广东国光电子作为申请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专利名称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的锂镍钴铝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对于上述传闻,国光电器曾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平台表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