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是如何散热的你知道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8-02 19:21    点击量:
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不管是传统燃油车也好,还是新能源汽车,由于结构的不同,它们产生的热量的部件是不同的,虽然新能源汽车来没有发动机,但是也不例外,新能源汽车在行驶的过程当中也会产生热量,它的热量与传统的燃油车产生的地方不同,新能源汽车产生的热量来自于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工作电流大,产热量大,同时电池包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就会导致电池的温度上升。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加速电池寿命的衰减,一般合适的温度约在10~30°C之间。那么,很多人问电动汽车的电池是怎么散热的呢?说起散热这点和传统燃油车一样,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根据散热的介质来说分为风冷和水冷两种。
 
而现在大多数的车子基本上采用的就是水冷,水冷简单来说,就是把电池电芯通过内部的冷却液冷却管里面的液体流动起来,将电芯所产生的热量经过冷却液流动后全部带走,冷却液强大的比热容吸收电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整个电池包在安全温度内运作。
 
 
其次就是风冷采用气体(空气)作为传热介质,结构上面来看就是在电池包一端加装散热风扇,而电池的另一端预留出相应的通风孔,当散热风扇吹过来的空气,经过电芯预留的缝隙孔当中,通过风量的作用,使得风可以加速流动,从而带走电芯在工作时产生的高热量;使得电池的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里面,锂电池工作及存放温度也会间接影响使用寿命。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无疑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而动力电池的发展取决于电池的能量密度。新能源汽车产业出于续航里程的考虑,迫切需要高能量密度的电池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
 
 
 
为此世界各国均制定了动力电池发展规划,目前市场上已有不少企业开始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大动干戈”。最新消息,英国 OXIS 能源公司日前宣布其已经成功研发出能量密度达到了 425Wh/kg 的锂硫电池,目前这种电池引进应用在 HAPS 高海拔卫星上,该公司的目标是到 2019 年年底能量密度达到 500Wh/kg。
 
采用该技术的电池组能量密度为 300Wh/kg,公司的目标是在2019年底将数字提升至 400Wh/kg。该技术电池组主要用于大型无人机领域。如果未来需要搭载到纯电车上,还有部分问题需要解决,包括询循环寿命、功率输出、充电时间等方面。 但目前 OXIS 公司已经获得了一项 LiSFAB 资助项目,该项目旨在提供电池的功率已经循环寿命等方面的性能,一旦有突破,或许未来车辆的电池能量密度也将有望得到大幅的提升。
 
此外,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最近在电池技术上也取得了重大进步,这种电池技术使用的是固态电解质,而并非传统形式的半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通过使用固态电解质,改进后的电池体积被传统锂离子电池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并且也将大幅提高电池的容量,可以让电动汽车拥有更长的续航里程。丰田方表示,目前公司已经在这种电池的生产工程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并且有望最早在2020年将这种新技术运用到电动汽车上。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