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发展三元锂电池帮助第二成功逆袭?看技术路线如何影响企业生命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29 17:24    点击量:

生活总是这样,跌跌撞撞,起起伏伏,行业发展亦如此。回首2018年,在动力电池行业,有哪些是令你发出感慨的事件呢?

都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这句话用在宁德时代与沃特玛身上再合适不过。

成立仅仅7年,2018年6月11日,宁德时代登陆A股市场,估值曾一度达到1300亿元人民币,站到了行业巅峰之位。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动力电池行业装机量排名前十企业总装机量约43.5GWh,宁德时代以约17.9GWh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位列第一,占比达到41.03%。

而成立16年之久的沃特玛,2017年还曾排在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三位,也曾位列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排行榜第四位。但进入2018年后,其母公司坚瑞沃能却惊爆出现债务危机,整体债务高达221.38亿元,逾期债务19.98亿元;同样在2018年6月,沃特玛又因订单不足、资金困难向全体职工发出放假六个月的通知;近日更是官司缠身。种种原因致使沃特玛徘徊在破产的边缘。

技术路线决策不同

宁德时代和沃特玛最初都靠做磷酸铁锂电池起家,又赶上了政策扶持,两家与比亚迪等电池龙头企业齐入工信部首批动力电池“白名单”,订单接到手软,沃特玛的装机量更一度在全国新能源物流车领域排名第一。

但随着监管层在新能源汽车补贴上开始向动力电池高能量密度倾斜,以高能量密度、长续航里程著称的三元电池迅速席卷市场,赢得青睐,而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的磷酸铁锂电池在乘用车和物流车的市场份额开始萎缩。

宁德时代迅速理解了政策方向,及时调整技术路线,除发展已有的磷酸铁锂电池外,更将三元电池的研发和生产作为重要业务。公开资料显示,宁德时代每年投入销售总额的5%用于科技研发,同时,还设立了宁德研发中心,花巨资引进设备,为的是对电池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和测试。

而沃特玛似乎走火入魔一般,坚持走磷酸铁锂路线。包括董事长李瑶在内的管理层曾一致认为,技术与市场不是一回事,动力电池是集安全、寿命、能量密度和成本等于一体的综合体,不能离开系统的综合性能而盲目地、单独地去评价某一项性能。

沃特玛高层的这种认识本身“没毛病”,但彼时电池企业过分依赖车企得到的补贴,一味强调综合性未免有些“孔乙己似的迂腐”。这一认识也直接导致沃特玛研发三元电池的步伐放缓,迟迟没有产出三元电池。产品的单一性致使其风险加剧,后期无法应对行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