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攻克技术瓶颈的锂电池,真的只是弃之可惜的鸡肋吗?
质疑二:续航里程、电池寿命、安全性能……这些技术瓶颈能攻克吗?
一些实验室的研究显示,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可以达到一箱汽油的行驶里程,电池的充电时间甚至可以在一两分钟内完成,但这些仅仅局限于实验室的试验,很难在商用领域实现。
在杭州街头,电池的续航能力让电动出租车的司机们头疼,而记者身边的朋友,对于购买电动汽车最大的顾虑是“安全性”。
这与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一项针对1000多名杭州市民所做的关于电动汽车的调查不谋而合。调查中,仅有20%的人有购买的意向,其中“蓄电池使用寿命短”和“行驶里程有限”被认为是最不能忍受的问题,而安全问题是影响购买的头号因素。
续航里程短、电池的充电时间、寿命及安全等,正是电动车技术领域面临的瓶颈。“一些实验室的研究显示,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可以达到一箱汽油的行驶里程,电池的充电时间甚至可以在一两分钟内完成,但这些仅仅局限于实验室的试验,很难在商用领域实现。”吴伟强告诉记者。
从众泰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来看,众泰的电动汽车有充电和换电模式两种能源补给类型。充电模式的两款主力车型分别搭载的是32和35.2千瓦时的锂电池动力电池组,目前续航能力是200公里,但出租车使用的是换电模式,一块电池的续航能力仅为80公里。
影响电池组寿命最主要的因素是电芯的单体不一致,由于电池生产从原料到产线,链条很长,对电芯单体一致性的控制难度很高。国家目前强制要求电池厂家的质保是5年或10万公里。“5年或10万公里后,电池可以继续使用,我们售后会负责对这些电池进行维护,但续航能力确实会减弱。”众泰负责人坦言。
而安全问题似乎是困扰电动汽车产业的最大难题。自从2003年美国德州大学研究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后,引起了行业的关注,世界上正用磷酸铁锂电池来代替易燃易爆的钴酸锂电池。但是磷酸铁锂电池也不是完全安全的,目前全世界的电池专家都无法解决并联电池容量超过200安时的爆炸问题。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但到现在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项技术能从根本上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