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能开上便宜的纯电动汽车?还是先坐坐公交吧
我们IHS认为这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并不是未来三五年电动车就能成为主流,可能是需要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基本原理的发展,电机技术的发展,相关控制技术的发展等等的条件具备以后我们才能够推动我们电动车的发展。
电动公交将快速发展
电动车怎么发展呢?首先是比亚迪在美国做的Bus项目。大家知道Bus有两个特点:第一它的车很大,能够装下足够的电池,第二它的运行线路相对固定,这样就解决了它的充电和运行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电动车在接下来的几年在Bus上面是一个导入期,然后快速成长,将来在2017-2018年将成为一个市场非常主流的选择。
但是电动轿车需要走很长的路,因为它的锂电池技术存在的困难我们认为在2017年之前都是属于一个导入期,这个导入期是需要政府扶植、需要企业努力、大家不可能奢望在2017-2018年之后电动车大量普及,可能是在这之后逐渐进入一个爬坡的过程。
现阶段混合动力更现实
全混的Full-Hybrid技术在中国受到一些制约,主要是这些技术是非常成熟的,但是由于它的供应商相对垄断以及在国内的政策法规支持不够,所以会逐渐地进入一个较慢的导入期,然后逐渐增长,这个情况已经在发生变化,如果大家能够看到下一阶段的油耗法规草稿的话就可以看到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原来的电动车国家规定有3倍在卡菲计算时候的优惠数,现在新的法规把它提高到了3-5倍,但是它新列出来的一条就是对于油耗低于2.8升/百公里的节油车型能够享受1.5-3倍的卡菲计算时的优惠政策。
我们算了一下,什么车能够达到2.8升?柴油车的极限是3升/百公里,当然,这不包括概念车,正常的车是3升以上。昨天我在外面看到一条广告,上汽荣威550Plug-In油耗2.3升,满足这个条件,普瑞斯油耗满足这个条件。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上中国第一次对于混合和Plug-In进行了政策鼓励。最后就是Plug-In的应用,由于限制逐渐解除,所以将在中短期成为市场的主要选择。
我们的观点是什么呢?油耗和排放是推动PTRIN技术不断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根本因素,对于这些核心的技术来讲,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路线图,而成本、技术的成熟性以及效率是决定这样一个路线图怎么构成的重要因素。Hybrid混合动力是现阶段满足油耗法规的一个比较现实的解决方案,而电动车将花费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实用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