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大电池容量?有哪几种可行的方法?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24 15:28
点击量:次
就目前而言,能量密度的测评还不是绝对的公平,因为这和车企的利益直接挂钩。我们之前说到了,政策上会对能量密度有要求,而在新能源扶持方面,能量也是参考标准之一。能量密度越高,得到的新能源补贴就越多。这就导致了一些车企在动力电池方面的“军备竞赛”,并且还有不少猫腻。
要知道车企怎样提高能量密度,还得从刚才的那个公式说起:重量能量密度=电池容量×放电平台/重量。要将这个公式最终的数值提高,最直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加大电池容量,二是减轻电池重量。
加大电池容量的方法是一种良心的做法。加大容量大方法有很多种,最多的就是从电池的材料入手。目前,三元锂电池是国内占比最高的动力电池类型,而磷酸锂铁电池占比下滑非常快。不过,再良心的做法,落在心术不正之人的手里也干不出啥好事,为了加大电池容量,一些厂商就放低了对电池稳定性的要求,安全隐患随之加重。所以有业内人士担心,在电池容量上的急功近利,恐会影响到电动车的使用安全。
另一种方法就是减轻整个动力电池的整体重量,这其实是治标不治本的。一些高品质的动力电池每个电池组都有一个单独的单元格,以便发生故障时不影响到整个电池组。要减轻动力电池的重量,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些单元格。要么研发新型材料使其在不影响保护电池的情况下减轻重量,要么就直接削减材料或者换重量更轻但强度更差的材料。
所以,增加能量密度的方法有很多种,对于车企来说,削减材料是一种“双赢”的方法,安全问题当然是60分万岁。在对电池的结构和材料没有统一要求的情况下,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安全和质量到底处于合格、良好还是优秀的水平,消费者是没有办法去衡量的。
写在最后
其实,在衡量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方面,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还是直接看电池的总容量。如果要考虑电池安全、整车品质方面的因素,就目前技术开放度不大、制造成本偏高的整体环境而言,电动车依然是一分钱一分货。说得直白一点,一般情况下,还是车的价格决定好坏。如果相关部分能够提高电动车各项评定标准的公平性,对刺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权益的保障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尽管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相辅相成,可动力电池的发展还是要依据新能源汽车,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如果下降,那动力电池的盈利率也一定会与之同步。
拿万通地产收购星恒电源的事件来看,最初万通房产预计以31.7亿元收购星恒电源78.28%的股份,但就在双方洽谈业务结束之后,万通地产对外发布公告,表示决定终止对于星恒地产收购的项目,而这也间接的对外宣布,如今动力电池的行业的确不能保证超高的盈利率。
据全国数据分析,除去大规模生产动力电池的厂商还能保障30%左右的盈利比例外,大多小规模动力电池的生产厂商都已经低于20%,甚至已经有很多企业的毛利率不到10%,对比行业最初普遍接近50%的毛利率来看,动力电池的未来发展真的可能遇到了瓶颈。
综合来看,动力电池的发展速度尽管快,但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看还是有所差距,并且建立在电池技术无法高速突破、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下降的双重“夹击”之下,动力电池毛利率不足10%的情况已经出现,但短时间内这只是小生产厂商所需要面对的问题,而相应较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尽管也会在盈利方面有所下降但不至于跌落至10%。
要知道车企怎样提高能量密度,还得从刚才的那个公式说起:重量能量密度=电池容量×放电平台/重量。要将这个公式最终的数值提高,最直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加大电池容量,二是减轻电池重量。
加大电池容量的方法是一种良心的做法。加大容量大方法有很多种,最多的就是从电池的材料入手。目前,三元锂电池是国内占比最高的动力电池类型,而磷酸锂铁电池占比下滑非常快。不过,再良心的做法,落在心术不正之人的手里也干不出啥好事,为了加大电池容量,一些厂商就放低了对电池稳定性的要求,安全隐患随之加重。所以有业内人士担心,在电池容量上的急功近利,恐会影响到电动车的使用安全。
另一种方法就是减轻整个动力电池的整体重量,这其实是治标不治本的。一些高品质的动力电池每个电池组都有一个单独的单元格,以便发生故障时不影响到整个电池组。要减轻动力电池的重量,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些单元格。要么研发新型材料使其在不影响保护电池的情况下减轻重量,要么就直接削减材料或者换重量更轻但强度更差的材料。
所以,增加能量密度的方法有很多种,对于车企来说,削减材料是一种“双赢”的方法,安全问题当然是60分万岁。在对电池的结构和材料没有统一要求的情况下,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安全和质量到底处于合格、良好还是优秀的水平,消费者是没有办法去衡量的。
写在最后
其实,在衡量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方面,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还是直接看电池的总容量。如果要考虑电池安全、整车品质方面的因素,就目前技术开放度不大、制造成本偏高的整体环境而言,电动车依然是一分钱一分货。说得直白一点,一般情况下,还是车的价格决定好坏。如果相关部分能够提高电动车各项评定标准的公平性,对刺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权益的保障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尽管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相辅相成,可动力电池的发展还是要依据新能源汽车,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如果下降,那动力电池的盈利率也一定会与之同步。
拿万通地产收购星恒电源的事件来看,最初万通房产预计以31.7亿元收购星恒电源78.28%的股份,但就在双方洽谈业务结束之后,万通地产对外发布公告,表示决定终止对于星恒地产收购的项目,而这也间接的对外宣布,如今动力电池的行业的确不能保证超高的盈利率。
据全国数据分析,除去大规模生产动力电池的厂商还能保障30%左右的盈利比例外,大多小规模动力电池的生产厂商都已经低于20%,甚至已经有很多企业的毛利率不到10%,对比行业最初普遍接近50%的毛利率来看,动力电池的未来发展真的可能遇到了瓶颈。
综合来看,动力电池的发展速度尽管快,但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看还是有所差距,并且建立在电池技术无法高速突破、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下降的双重“夹击”之下,动力电池毛利率不足10%的情况已经出现,但短时间内这只是小生产厂商所需要面对的问题,而相应较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尽管也会在盈利方面有所下降但不至于跌落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