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锂电池增长放缓?有哪些技术可以帮助锂电池恢复生机?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28 00:59
点击量:次
农历阳春三月,正值春暖花开之时,A股资本市场如期迎来“春天”,但对于部分动力锂电池企业而言,却依然是“料峭春寒”。
日前,多家动力锂电池企业发布2018年业绩报告及快报。由于受到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补贴大幅退坡、产能过剩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不少电池企业业绩表现不佳,甚至有部分企业业绩大幅亏损。
锂电产业竞争加剧行业普遍增速放缓
从部分锂电企业公布的财报及业绩快报来看,宁德时代2018年实现营收296.11亿元,同比增长48.08%,而净利润实现44.30亿元,同比下降7.71%;比亚迪2018年实现营收1300.55亿元,同比增长22.79%,但净利润为27.80亿元,同比下降31.63%;国轩高科2018年实现营收61.46亿元,同比增长27.04%,净利润实现8.52亿元,同比微增1.65%。
可以看出,在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行业龙头企业在2018年的盈利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仅有国轩高科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而利润增幅并不乐观。此外,行业内其他企业如坚瑞沃能、丰元股份、南都电源、成飞集成、东方精工等在2018年则出现了净利润亏损的情况。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自2015年开始持续下降,2017年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为31.3%,2018年产能利用率再度下降为约29.5%,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另一方面,产业竞争加剧、财政补贴退坡也将导致电池价格下滑,企业毛利润下降。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动力电池企业毛利率普遍大幅下滑,甚至有的企业动力电池业务平均毛利率不足10%。
行业专家认为,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加剧和产业链整合加速,预计到2020年,动力电池企业将仅余下20-30家,80%以上的企业将面临淘汰。
政策补贴退坡靴子落地加速新能源行业洗牌
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带动了整个产业链需求的高速增长。然而增长的背后,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长期执行补贴政策导致一些企业形成“补贴依赖症”,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链中各个厂商生产质量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等。
日前,多家动力锂电池企业发布2018年业绩报告及快报。由于受到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补贴大幅退坡、产能过剩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不少电池企业业绩表现不佳,甚至有部分企业业绩大幅亏损。
锂电产业竞争加剧行业普遍增速放缓
从部分锂电企业公布的财报及业绩快报来看,宁德时代2018年实现营收296.11亿元,同比增长48.08%,而净利润实现44.30亿元,同比下降7.71%;比亚迪2018年实现营收1300.55亿元,同比增长22.79%,但净利润为27.80亿元,同比下降31.63%;国轩高科2018年实现营收61.46亿元,同比增长27.04%,净利润实现8.52亿元,同比微增1.65%。
可以看出,在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行业龙头企业在2018年的盈利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仅有国轩高科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而利润增幅并不乐观。此外,行业内其他企业如坚瑞沃能、丰元股份、南都电源、成飞集成、东方精工等在2018年则出现了净利润亏损的情况。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自2015年开始持续下降,2017年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为31.3%,2018年产能利用率再度下降为约29.5%,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另一方面,产业竞争加剧、财政补贴退坡也将导致电池价格下滑,企业毛利润下降。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动力电池企业毛利率普遍大幅下滑,甚至有的企业动力电池业务平均毛利率不足10%。
行业专家认为,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加剧和产业链整合加速,预计到2020年,动力电池企业将仅余下20-30家,80%以上的企业将面临淘汰。
政策补贴退坡靴子落地加速新能源行业洗牌
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带动了整个产业链需求的高速增长。然而增长的背后,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长期执行补贴政策导致一些企业形成“补贴依赖症”,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链中各个厂商生产质量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