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破解动力电池的产能和技术瓶颈?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0-15 11:40
点击量:次
产能和技术遭遇瓶颈动力电池难题怎么解?
以一辆1.5吨级的新能源汽车为例,若达到一次充电续航里程400公里,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仅电池重量就接近600公斤,电池制造成本需15万~20万元,再加上汽车的价格,一辆普通的新能源汽车价格近40万元,一般消费者很难接受。目前的情况,则依靠国家巨大的财政补贴支撑,但这很难长期持续。
因此如何让电池重量减轻的同时,不减少续航能力,并将价格降下来,考验着电池技术的突破。
据悉,国内动力电池主要存在三个瓶颈:第一比能量低;第二电池制造成本偏高;第三电池系统寿命不够,大概5~8年电池就需要全部淘汰。
另一方面,频频出现的电动汽车爆炸和燃烧事件,也让电池的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安全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根本保障,其中动力电池是关键关节。如果做不到安全可靠,必将严重挫伤消费者信心,影响整个产业发展。
形成合力求突破
实际上,在动力电池的技术研发方面,日本韩国一直走在前面。“日韩目前技术上比我们先进大概3~5年,现在我们锂电300~350还在实验室阶段,日韩已经拿出工程化样品。”熊柏青说。
如何追赶上他们,实现弯道超车,是摆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面前的一大挑战。
“第一最大限度整合全行业资源力量,包括组建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除了十多家股东成立动力电池创新联盟,还把国内最优秀的高校、研究院所包括企业汇集起来一共五六十家,在联盟建立很好的知识产权共享机制,共同贡献智慧,共享未来五年动力电池研发成果。”熊柏青说。
我国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一个最大薄弱点是研发能力不强,企业各自为战,很难形成合力。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就坦言:总体上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还面临企业小、散、弱,研发投入少、后劲不足等问题,综合实力和国际先进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产品技术水平、产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都亟待提升。
以一辆1.5吨级的新能源汽车为例,若达到一次充电续航里程400公里,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仅电池重量就接近600公斤,电池制造成本需15万~20万元,再加上汽车的价格,一辆普通的新能源汽车价格近40万元,一般消费者很难接受。目前的情况,则依靠国家巨大的财政补贴支撑,但这很难长期持续。
因此如何让电池重量减轻的同时,不减少续航能力,并将价格降下来,考验着电池技术的突破。
据悉,国内动力电池主要存在三个瓶颈:第一比能量低;第二电池制造成本偏高;第三电池系统寿命不够,大概5~8年电池就需要全部淘汰。
另一方面,频频出现的电动汽车爆炸和燃烧事件,也让电池的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安全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根本保障,其中动力电池是关键关节。如果做不到安全可靠,必将严重挫伤消费者信心,影响整个产业发展。
形成合力求突破
实际上,在动力电池的技术研发方面,日本韩国一直走在前面。“日韩目前技术上比我们先进大概3~5年,现在我们锂电300~350还在实验室阶段,日韩已经拿出工程化样品。”熊柏青说。
如何追赶上他们,实现弯道超车,是摆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面前的一大挑战。
“第一最大限度整合全行业资源力量,包括组建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除了十多家股东成立动力电池创新联盟,还把国内最优秀的高校、研究院所包括企业汇集起来一共五六十家,在联盟建立很好的知识产权共享机制,共同贡献智慧,共享未来五年动力电池研发成果。”熊柏青说。
我国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一个最大薄弱点是研发能力不强,企业各自为战,很难形成合力。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就坦言:总体上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还面临企业小、散、弱,研发投入少、后劲不足等问题,综合实力和国际先进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产品技术水平、产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都亟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