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客车市场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水平影响的是什么?
由于新能源客车市场铁锂技术路线占据绝对主体,因此新能源客车市场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水平基本就代表了铁锂路线的技术水平。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从2014年到2018年,免征购置税目录中纯电动客车搭载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由85Wh/kg提高到138Wh/kg,提高62%。
另外,从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来看,2018年共发布1762款新能源客车,配套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超过120Wh/kg占93%。
其中在140~150Wh/kg的新能源客车有1006款,占比57%,还有部分配套超过150Wh/kg的车型。
从能量密度指标来看,近几年铁锂技术路线提升明显。
目前行业中三元电池包能量密度可以做到160Wh/kg,铁锂动力电池包基本可以做到140Wh/kg。
尽管铁锂与三元仍然有所差距,但是铁锂基本上已经能够取代部分三元动力电池,满足车企的技术指标要求。
复活因素二:安全性再成为焦点
2018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百万辆,但是行业也存在一些安全担忧。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生着火事件~20次。
根据电动百人会的统计分析,从使用场景来看,充电时发生事故比例较大,占比30%,另外还有部分车辆在行驶、静置、涉水等场景下发生着火。
新能源车着火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人为滥用、充电环境、电池质量、整车设计、安全防护等。
随着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车企等产业链实力的上升,新能源车的安全性已经大幅上升。三元动力电池已经能够做到很安全。
由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热分解温度高,并且热失控时放热量低,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更容易做到很安全。
我们认为在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不高或者对续航里程要求不高的场景下,车企基于成本与安全性综合考虑,铁锂路线更有竞争力。
复活因素三:政策引导,回归市场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还是政策驱动。
我国政府为了推动产业升级,采取了扶优扶强的补贴策略,即更高技术的产品能拿更高的补贴方案,补贴金额和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续航里程等指标挂钩。
车企为了拿到较高的补贴方案,会优先采购较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
而2020年之后,补贴取消,新能源车行业将由消费驱动。车企的关注点将转变为“消费者需求”。
从消费者的需求侧来看,普通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的关注点并不在于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等技术指标,而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方便性、性价比等因素。
目前一般消费者的日常出行里程是50公里,在充电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情况下,对于日常通勤应用,续航里程达到300~40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就已经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019年1月12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关于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制定的总体原则是,要确保2020年补贴全部退出后,产业不发生大波动,继续实施退坡,分阶段释放退坡所带来的压力,防止一次退坡,波动过大,带来的大起大落。”
根据苗部长的讲话,我们对行业的预判是:
第一、2019、2020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国补大幅下降已经是大概率事件
第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要提前开始市场化竞争。我们认为这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都会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车企的影响更大。车企加速转变,从“拿更高补贴”向“更多市场份额”转变,车企将更注重成本和性价比。
结合铁锂技术路线的高安全、低成本和长寿命等优势,以及能量密度偏低的劣势,我们对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判断是:2019~2020年铁锂复活,2020年后铁锂抢占中低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