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补贴后的市场状况及动力电池系统的研发方向如何?
一、无补贴后的市场状况
无补贴后电动汽车将完全面向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1、乘用车市场
品牌将更加集中,品牌效应逐渐明显,后上的一些企业要么倒闭,要么面向被煎饼的命运。在双积分政策的引导下,传统的几大强势车企将会加大电动汽车的销售,其在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将更加明显,普通消费者也将更加注重车辆品牌的影响。
2、专用车市场
车辆主要用于运营,品牌效应不会那么明显,消费者更加会注重综合经济成本。虽然整车售价会有所提升,但车辆的可靠性优势对市场的影响将更加明显。积分政策有可能会引入专用车市场,车企将会面临再次洗牌,集中度加强,由于车辆售价因素影响,总体市场会先下降、后上升,重点销售或租赁集中在物流市场。
3、客车市场
与传统客车市场一样,基本上都会生存下去,但利润会大幅度下降,主要受益于当地政府的集中采购。富余产能或政府资源不足的企业将更多专项细分市场领域。
4、充电设施的配置将成为瓶颈
配套充电设施的不足将成为城市推广的主要障碍。其建设也将进入高潮期,市政、电网、车企、充电桩企业甚至开发商都会参与进来。
5、车辆的售后服务将逐步规范化
与传统车不同,目前大部分电动汽车的售后服务还是整车企业集中电机、电池等供应商在维持。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会建立,售后培训等将会规范化,涉及到机械、电子、电机、电池等各方面的综合专业服务团队。
6、新车型推出速度降低,电池系统考核时间加长
传统车新推出一个车型至少需要2-3年时间,而在补贴政策影响下,电动汽车推出一个新车型只要几个月时间,基本上没有经过充足的时间验证。无补贴下,新推出车型会更慎重,并且要经过充足的验证,包括安全、充电、续驶里程、寿命等。
二、动力电池系统的研究方向
研发方向和内容会基本脱离目前的补贴政策,地方保护注意将淡化,产品面向更广阔的应用地域,研发主要集中在用户体验和需求方面。
1、降成本
降成本是一个永恒话题。电动汽车达到与燃油车将近的价格,才更有市场,其中动力电池系统的价格是影响整车成本的关键。这就要求电池系统的研发与整车设计的集成度更深,包括机械结构方面的集成度与电子控制系统方面的集成度。
2、整车的安全性
安全性会要求更高,整车不考虑补贴,不需要特别注重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等指标,更多的需求会集中在安全性方面,许多由于提高比能量而采取的降低安全性措施(明面上没有,实际上降低)会重新使用。
3、长续航里程
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尤其在充电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300Km以上的续航将成为最基本要求。
4、长寿命及宽温度范围应用
涉及到应用地域的推广,使产品更有竞争力,并且影响整车的售后成本、电池使用成本等。液冷/加热将成为标配,并与整车的空调系统等结合。
5、快充
用户关心的另一问题。对电池的动力性能要求更高。
6、能效比
相当于传统车的能耗,法规将会对整车的能效做出响应规定。
7、换电模式在集中应用领域仍有较大市场
换电不会成为主流,但在共享车、集中应用领域(如物流配送、出租等领域)仍会有市场。
8、动力电池
更注重系统的安全性,单体电池的安全性将淡化,注重长寿命、快充、可靠性等。
9、性能仿真
越来越多的厂家要求仿真测试结果,对电池系统的机械安全性仿真、热平衡仿真、EMC仿真等。
10、动力电池的回收将会是一新的利润增长点
更多的企业会进入此行业,国家也会从开始就将回收规范化,会设置门槛与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