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模锂聚合物电池有哪些优势与不足?
其实你电池完全没有一般人想的那么危险,从我第一次使用航模锂聚合物电池到现在,接近十五年的时间,我手上的,从来没有发现过任何一块锂电池着火,或者冒烟。最早的,放电能力才15c,现在加入了石墨烯的电池极限放电能力能达到120c。。。
其间这些电池经历过很多极端情况,有坠毁,有进水,有外包材料破裂,等等情况下,的确有电池会胀鼓,甚至有电池失去电压,但的确从来没有着过火。
同时从寿命上面来讲,每一块电池,至少能进行二百个循环(比赛使用,比较极限)
只要在使用中,注意不要超过极限,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充放电,锂聚合物电池,还是很安全的。
不请自来,锂电进军工提了很多年,一直缓步,什么电气性能什么安全性,其实都是次要的,军工最重要的因素还是稳定性,这是锂电池与铅酸相比的弱项。
由于一致性和过充过放的保护,锂电必须背一块bms,并且充放电都需要bms控制,同时使用的是常开节点,也就是说bms一旦异常,电池是完全无法放电的。以我从业多年的经验,目前锂电故障率(单指无法放电)在1.5%以内,而这其中bms故障率达到了90%以上,铅酸电池由于系统直连则没有这个隐患。
对于军工来说,尤其是潜艇这样的装备,动力系统该输出时就必须输出,该输出时掉链子,车子不输出无非停摆,潜艇没动力问题可比烧辆车问题大多了。而且非专业几乎无法解决bms故障,难道每艘配一个锂电机修班?
大伙都知道日本自卫队可以说是美军第七舰队的反潜大队,日本自卫队的目的是协助美军对TG沿海的封锁,那么这么看来,锂电沧龙意义就很值得分析了,如果地理常识没还给老师,记得日本离上海不到800公里,按1海里=1.8公里换算,锂电沧龙只需要有1000海里以上续航足以完成对TG东海和黄海的监视,尤其是对TG潜艇部队甚至是核潜艇的监视和搜寻,而锂电的天然安静让TG的反潜任务雪上加霜,美帝的攻击核潜艇可能不敢进东海黄海,日本的常规潜艇可不一定,万一该潜艇后期具备对航母的击杀、击伤能力,成为玉碎型也未必不可能!
首艘锂电沧龙可能是验证型,不需求远航能力,一旦技术成熟形成狼群,TG就算突破第一岛链未必就安全了,真的发生冲突,该潜艇对小型舰队尤其是民用船只的威胁将远超过航母编队,日本此行为诛心啊!
按照日本媒体的说法,苍龙级的斯特林aip功率太小,体积太大,水下2周只有4节的平均航速,导致很多原本计划中的战术难以实施,也难以实现对中俄常规aip潜艇的一对一盯防。现在凰龙用锂电池组可以实现水下2周平均8节(期间使用通气管进行半潜高速充电,为此配备了更大功率的发电机),紧急情况可以进行1小时18节冲刺,这个性能大大超出苍龙级的水平,海自对此很满意。
但是,1小时18节再怎么样也没法跟安静20节无限巡航比。面对中俄的核潜艇,哪怕出航就全太平洋广播,凰龙是毫无办法的。至于盯防aip艇,面对现在越来越多的056/054系列和逐渐恢复元气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就怕中俄潜艇出门前先派水面舰扫荡一波,创造一个时间窗口让aip艇直入大洋。等到这个时候凰龙再想去找,去追,就难上加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