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漏液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呢?
电池是大家在平时电子设备中都会用到,不管是你的手机还是遥控器,锂电池的使用在生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那么你们日常所说的没电的电池随手一扔后流出的漏液是否对人体是有害,对空气有威胁呢?
化学里有介绍的,有极强的碱性和腐蚀性,其性质与烧碱相似。对组织有烧灼作用。溶液溅到皮肤上,尤其黏膜,可产生软痂。溅入眼内,不仅可损伤角膜,而且能使眼部深组织损伤。吸入后强烈刺激呼吸道或造成灼伤。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口服灼伤消化道,可致死。
如何预防?
碱性电池为了充分利用电极材料,其内部的电解液都是富液式的,就是有大量的电解液,并且都是底侧密封的。作为一次性电池,为了节约成本,密封做的比一般的充电电池差。在正常使用中,只要内压增大,必然会漏。漏液是碱性电池很难保证的一个属性,也就是说所有碱性电池都会存在漏液的可能性。既然碱性电池漏液这么厉害,厂家怎么不想办法改进?答案很简单,因为碱性电池已经不需要推广了。
可以考虑使用一般的充电电池,如镍氢、镍镉、锂电,考虑多次使用,内部电解液为贫液式设计,并且密封做得比较好,不太容易漏。也可以考虑使用5号,7号电池规格的一次性锂电池,缺点是成本高,安全性略差(金属锂容易燃烧或者爆炸)。
充电电池里面一般含有碳棒、汞、铅、硫酸化物等。而汞、铅都为毒重金属,特别是在特殊的价态下,剧毒。总的来说,电池里都会含有强酸,有毒。
为什么18650电池的应用如此盛行?一个关键原因是标准化。当然,化学配方、内部结构和制造方法在过去20年里不断发展,生产出了性能更好、周期更长的电池。没有改变的是电池的大小。
18650电池直径18毫米,高65毫米;因此,它的名字是18650。
其他电池形式也有标准尺寸,但尽管它们是标准化的,许多替代电池的设计并没有达到18650同样的盛行程度,很难被称为标准。
相反,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使用18650电池,18650已经成为最流行的电池大小之一,显然是一个全球标准。当电池被大量使用时,许多电池制造商都会提供这种尺寸的电池。这也推动了竞争,尤其是在成本方面,以及各种各样的来源与广泛的产品质量成为可能。
18650电池通常是由于良好的能量密度和合理的尺寸和容量被选择。因此,一旦电池被选中,机械工程师就可以设计电池支架或电池组来容纳一个或多个18650电池。
如果电池是18650,由于它是标准尺寸,机械工程师可以设计设备来容纳任何供应商的电池。然后,工程师可以考虑应用程序中每个电池厂商的价格、交付以及单元的性能,选择最佳的18650单元。
目前,应用在电动自行车上的锂电池的有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18650圆柱和聚合物软包,但主流是18650圆柱三元锂。三元锂电池的工作电压区间是2.5V-4.2V,标称电压3.6V,锂电池组是根据电压的容量的使用要求,进行很多个电池串并组合而成。
比如,单个容量2Ah的电池,如果需要组合成36V/10A的电池组,那么就需要并5个,然后这样串10个,一共需要50个18650;锂电池最怕的是过充和过放,所以电池组和外倍电路要通过一个保护电路,限制电池的上限和下限工作电压。
多个电池的串并对电池的一致性要求很高,就是说单个18650电池的容量,内阻,放电平台都要一样;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个世界永远找不到一模一样的两片树叶,所以要电池做的一样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允许有一定的差距,但每个厂家的标准都有所区别,所以品质也存在参差不齐。
电池的一致性到底有多大的危害呢?举个例子来说吧,如一个36V的电池组,其中一串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在充电的时候已经先到4.2V保护值了,保护板的充电功能就会关闭,就算其他电池的电压还在3.9V没法进行容量补充了。
在放电的时候,容量低的就会先到下限保护电压值,就算其电池还有容量没有放 完,保护板也关掉放电功能,这就是所说的短板效应!这样大家应该能理解到,压差会造成电池组的整体效能发挥,主要体现在行程变短,骑行断电,充不满电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