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0-13 12:22
点击量:次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发展特点
一。循环利用前的梯级利用
汽车动力电池报废后若不及时处理,将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锂离子电池是我国汽车动力电池的主体。虽然它们不含有毒重金属元素,如汞、镉和铅,但不当的处理仍然会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
例如,废旧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进入环境后,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造成重金属污染、碱污染和粉尘污染;电解液进入环境后,经化学反应后可能造成氟污染和砷污染。
研究表明,回收锂离子电池可节约自然资源51.3%,其中矿石消耗量占45.3%,化石能源消耗量占57.2%。锂离子电池材料包含许多有价值的材料。以含镍12%,钴5%,锰7%,锂1.2%的三元材料电池为例。如果有价值的材料被回收利用,将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2.企业承担回收主体责任
废旧动力电池应经梯级利用后循环利用。梯级利用企业对符合要求的废旧动力电池进行分类重组,并按照国家统一的编码标准对梯级利用电池进行编码和标识。梯级利用企业在生产梯级利用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废动力电池,应当转移到回收企业。
三。提高电池的生命周期价值
电池剩余使用价值的浪费。动力电池报废后,除化学活性下降外,电池内部的化学成分没有变化。剩余能源可继续满足家庭储能、分布式发电、微电网、移动电源、备用电源、应急电源、大型商用储能和电网储能市场等中小型储能设备的需求。因此,改进废旧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技术,降低经济成本,将使动力电池的生命周期利用价值在梯级利用领域得到充分利用。
四。结构复杂,数据缺乏,成本高
首先,退役电池复杂,拆卸不便。例如,电池有不同类型的方形和圆柱形,它们的层压和绕组也不同。这些复杂性使得回收或拆卸电池非常不方便。如果进行自动拆卸,需要生产线的灵活配置,从而导致高的处理成本。因此,在目前自动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大多数流程都是手动完成的。
在电池回收过程中,工人的技术水平会影响电池的成品率。同时,在人工拆卸过程中,电池短路、泄漏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对人身和财产安全具有潜在的危险。
此外,退役电池的再利用必须经过质量检测,包括安全评估、循环寿命检测等。但如果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完整的数据记录,在重复使用过程中电池寿命预测的准确性可能会降低,电池的一致性也无法保证。张成斌补充说,如果部分问题电池在筛选过程中没有经过测试,再次使用,将增加整个电池系统的安全风险。
动力电池应采用标准通用、易拆卸的结构,并采用国家统一的电池规范,便于后期的回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