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收购A123获得电池核心技术
对于锂电池的生产及制造,万向集团虽然略显低调,但底子不弱。2012年7月,国际锂电巨头美国A123因欠债申请破产,鉴于A123在锂电池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受到诸多国际知名企业哄抢。同年底,万向击败美国江森自控、日本电气和德国西门子,以2.57亿美元成功购得A123的全部股权。
从此以后,美国A123变成了万向A123。然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以磷酸铁锂电池作为主业的美国A123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美好。不过被万向收购后,美国A123便将万向的造车梦的业务重心放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开发和积累,并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提供全套的动力电池解决方案上,成效显著。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A123独家的超级纳米磷酸铁锂专利技术,为赛车、12V、48V和客车应用提供了兼具超高功率、长寿命和宽温度使用范围的系列化电芯产品。在三元电池产品方面,万向A123在持续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时开发的多重安全解决技术,为EV和PHEV提供200-300Wh/kg的长寿命电池产品。
通过收购A123获得电池核心技术
2017年2月,万向A123打败博世、CATL等同行,获得上汽通用260万套48伏超级磷酸铁锂电池订单,订单金额超10亿美元。经此一役,A123打破人们印象中长期以来的“安静”,表现出了长久以来厚积薄发的发展潜力。此时的万向A123已经彻底摆脱了美国A123的影子,活出了自己全新的风采。
研究数据显示,万向A123今年1-8月动力电池装机量稳步提升,已成功晋升至国内装机前十,以总量318MWh装机量排在第九的位置。不过相对于宁德时代的9359MWh,比亚迪的5319MWh、国轩高科的1192MWh的装机量,万向A123虽然进步的速度很快,但是在总体的装机量上还有不小的差距。
在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亟待控制成本的当下,拥有更大的电池产能,就意味着拥有更大的规模化优势。在国内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产能规划中,预计到今年将会形成30GWh的产能规模。而到了2020年,其产能规模将增至50GWh,与特斯拉超级电池工厂目前已竣工投入的产能规模相当。
而比亚迪的产能扩张则更加的夸张。9月9日,比亚迪在西安举行30GWh动力电池项目签约仪式。至此,比亚迪现有、在建以及签约的动力电池项目产能累计已达100GWh。其中今年以来新投产及规划在建的项目就达84GWh,产能扩张速度惊人!要知道,截至2017年年底比亚迪的产能仅为16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