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内阻过大是什么原因?
来源:宝鄂实业
2021-06-20 17:05
点击量:次
锂离子电池内阻过大原由
工艺方面
1、正极配料导电剂过少(材料与材料之间导电性不好,因为锂钴本身的导电性非常差)
2、正极配料粘结剂过多(粘结剂一般都是高分子材料,绝缘性能较强)
3、负极配料粘结剂过多(粘结剂一般都是高分子材料,绝缘性能较强)
4、配料分散不平均
5、配料时粘结剂溶剂不完全
6、涂布拉浆面密度设计过大
7、压实密度太大,辊压过实
8、正极耳焊接不牢,出现虚焊接
9、电池贮存环境不合理
材料方面
1、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阻大(导电性差,如如磷酸铁锂)
2、隔膜材料影响(隔膜厚度、孔隙率小、孔径小)
3、电解液材料影响(电导率小、粘度大)
4、正极PVDF材料影响(量多或者分子量大)
5、正极导电剂材料影响(导电性差,电阻高)
6、正负极极耳材料影响(厚度薄导电性差,厚度不均,材料纯度差)
7、铜箔,铝箔材料导电性差或表面有氧化物
8、盖板极柱铆接接触内阻偏大
9、负极材料电阻大
内阻是评价锂离子电池性能的紧要指标之一。锂离子电池内阻的探测包括交流内阻与直流内阻。对于单体电池,一般以交流内阻来进行评价,即通常称为欧姆内阻。但对于大型锂离子电池包使用,如电动车用电源系统来说,由于探测设备等方面的限制,不能或不方便来笔直进行交流内阻的探测,一般通过直流内阻来评价电池包的特性。在实际使用中,也多用直流内阻来评价电池的健康度,进行寿命预测,以及进行系统SOC、输出/输入能力等的估计。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