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快充对电池有伤害吗?为什么这样充电效率会更高?
现在中国的相关车企都在研发新能源电动车,而且已经有一大批性能卓越的新能源汽车陆续上市,而德国方面的电动车,宝马旗下的已经上市,戴姆勒与比亚迪合作开发的腾势电动车也即将与消费者见面,大众更是有多款电动车,随时都能投放到中国。现在中国的电动车市场已经万事俱备,只要相关部门能够再给力一些,尽快统一电动车行业相关标准,引导民众的消费观念,中国车市蕴藏的巨大的电动车商机将会被迅速打开。
一周后,德国最高行政长官默克尔总理就要来到中国了,她的到来对加快中国发展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将产生积极的推动意义。虽然此后中国车市会有“强敌”进入,但是中国自主车企也已经具备了应对的能力,竞争才是动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会迎来新的篇章。
大事记二:北京万个快速充电桩仍容不下特斯拉
北京市科委近日公布《北京市电动汽车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14-2017年)》(下称“行动计划”)。到2017年将建设1万个快速充电桩。2014年重点研究制定在首都机场、南苑机场、北京站、北京南站、北京西站等大型交通枢纽,以及公共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公共场所充电设施配建规范,完成1000个快速充电桩建设,在五环内初步建成5公里半径快速充电网络。
就在北京市公布快速充电桩行动计划的同时,一场对直流充电标准和相关通信协议的新一轮修改正在业界争议不休。
特斯拉快充无法兼容
国家电网公司一位参与国家充电标准修订的内部人士向财新记者解释称,特斯拉的交流充电接口与中国接近,虽在物理尺寸上有所不同,但基本可以和其他车型兼容。但特斯拉的直流充电接口与通信协议和中国标准存在很大差异,和国际通用标准也完全不一样,兼容应用很成问题。
在他看来,大功率的直流电加上转换器,无法保证安全性。一旦出了问题很难说是谁的责任。“充电,不是插上去就行,背后还有控制导引电路,通信协议,要解决充电的安全性和互换性。不是加个转换头就行的。”他强调。
他同时表示,世界上没有统一的充电接口标准,在国际标准中,交流充电和直流充电接口标准都分别有几个技术方案,都属于国际标准。中国方案已成为和欧洲、美国、日本并列的四大方案之一,中国的直流充电接口标准已是国际标准的一部分,中国电池标准从技术上已经达到国际水平。
这样一来,特斯拉陷入的一个瓶颈是,虽然交流慢充基本可满足用户家庭使用,但提供直流快充服务的超级充电站却无法兼容其他车企,这意味着特斯拉无法在公共领域提供快充服务。而在中国,如果不能满足国标标准,各个部门就不会支持其建设,仅从国网角度看,也不太可能为其提供特殊的充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