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电池内部的哪些材料对电池低温性能有影响?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8-20 11:12    点击量:

天气越来越凉,电动车加速起来特别慢,而且续航里程也大大缩短。根据现有数据可知,在0℃以下锂离子电池的输出性能受影响,在-20℃以下的低温时电池的性能均有明显的恶化,在-40℃电池只能放出额定容量的30%甚至更低。市场上选用电动车的车主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何保养电池、如何让电动车更加持久耐用的问题。电动车的续航归根结底是锂电池的问题,电池内部哪些材料对电池低温性能有关键性影响呢?


 

一、正极材料
 

 

正极材料作为动力来源是影响锂电池低温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材料体系是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材料,两种材料相比三元的低温性能更佳。磷酸铁锂低温性能差主要是因为其材料本身为绝缘体,电子导电率低,锂离子扩散性差,低温下导电性差,使得电池内阻增加,所受极化影响大,电池充放电受阻,因此低温性能不理想。低温下锂离子在正负极间的嵌入/脱出受材料影响大,三元材料具有层状结构,材料扩散系数高,更利于锂离子的嵌入/脱出。

 

二、电解液
 

 

电解液的材质及物化参数对电池低温性能有重要影响。电池低温下循环面临的问题是,电解液粘度增大,离子传导速度变慢,与外电路电子迁移速度不匹配,电池出现严重极化,充放电容量出现急剧降低。尤其是在低温充电的情况下,锂离子很容易在负极表面形成锂枝晶,导致电池失效。




三、隔膜


隔膜对锂电池低温性能的影响主要考虑其不同温度下电阻大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孔径的大小对电池性能有直接的影响,孔径太小会增大电池内阻,孔径太大则容易使正负极直接接触或易被锂枝晶刺穿造成电池短路。合适的孔隙率对隔膜及电池的性能发挥尤为重要:隔膜的孔隙率若太小,隔膜透气性能差,电解液吸附能力弱,电导率低。孔隙率太高,虽然透气性能和电解液吸附能力明显改善,但对应的收缩率和抗穿刺能力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