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的产业现状如何?它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0-17 11:42
点击量:次
锂电池产业现状
由于我国对环保事业的重视,从近几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来看,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上升较快。其中,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6万辆,同比增长59.9%和61.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6万辆和98.4万辆,同比增长48%和50.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4万辆和27.2万辆,同比增长121.9%和117.6%。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仍然在采用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车型续航里程基本上都能够达到300公里,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发展,推动各环节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电芯有望实现三元NCM811电池的量产应用,产品单体能量密度达到260Wh/kg,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80Wh/kg。从全球各个国家来看,汽车名厂配备的还是日韩动力电池,以三元锂电池为主续航里程基本可以达到350公里。
目前我国锂电池行业存在部分中小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生产的锂电池产品较为低端。企业生产锂电池购买原料成本过高,给企业带来的生产经营成本相对较高。
锂电池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一:低碳环保,全球汽车电气化浪潮不可遏制和逆转
在低碳环保、能源安全及产业扶植等因素的驱动下,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截止2017年底保有量超过340万,市场份额突破1%,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8%。汽车电动化趋势不可逆转,产业格局加速形成;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将突破180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700万。
机遇二:政策持续明确,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能源汽车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政策双积分将代替补贴成为行业长期发展的管理基础;2025年新能源整体市场占比将达到20%。
机遇三:产业和价值重构,将催生新的汽车业态和伟大企业
技术重构:关键核心技术将逐渐从整车延展到关键子系统和零部件。
服务重构:从产品提供者演变为产品+服务+出行方案提供者,用户接口成为关键。
价值重构:核心价值点将由整车向关键系统、部件以及上下游转移。
竞争重构:产业竞争将由产品竞争演变为产业平台竞争。一大批造型新势力涌入新能源汽车产业,截止2017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已达到314家,超过200家造车新势力入局。
挑战一: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信心,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
对于电池技术、充电不便、价格及续驶里程的焦虑,仍然是制约大部分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因素。
挑战二:充电体系建设还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分布还不均衡
快充体系建设不够,分布不均衡;中国城市居民多为公寓式住宅,小区停车位配置比例低于1:1,老旧小区缺乏停车位配置;充电桩安装需城建、电力、物业等多部门交叉管理,自行安装困难。
挑战三: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但仍不成熟
新的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期,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最终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短期内会对企业经营造成一定的干扰;如网约车领域亏损期超过三年,分时租赁领域亏损期超过四年。
由于我国对环保事业的重视,从近几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来看,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上升较快。其中,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6万辆,同比增长59.9%和61.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6万辆和98.4万辆,同比增长48%和50.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4万辆和27.2万辆,同比增长121.9%和117.6%。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仍然在采用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车型续航里程基本上都能够达到300公里,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发展,推动各环节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电芯有望实现三元NCM811电池的量产应用,产品单体能量密度达到260Wh/kg,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80Wh/kg。从全球各个国家来看,汽车名厂配备的还是日韩动力电池,以三元锂电池为主续航里程基本可以达到350公里。
目前我国锂电池行业存在部分中小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生产的锂电池产品较为低端。企业生产锂电池购买原料成本过高,给企业带来的生产经营成本相对较高。
锂电池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一:低碳环保,全球汽车电气化浪潮不可遏制和逆转
在低碳环保、能源安全及产业扶植等因素的驱动下,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截止2017年底保有量超过340万,市场份额突破1%,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8%。汽车电动化趋势不可逆转,产业格局加速形成;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将突破180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700万。
机遇二:政策持续明确,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能源汽车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政策双积分将代替补贴成为行业长期发展的管理基础;2025年新能源整体市场占比将达到20%。
机遇三:产业和价值重构,将催生新的汽车业态和伟大企业
技术重构:关键核心技术将逐渐从整车延展到关键子系统和零部件。
服务重构:从产品提供者演变为产品+服务+出行方案提供者,用户接口成为关键。
价值重构:核心价值点将由整车向关键系统、部件以及上下游转移。
竞争重构:产业竞争将由产品竞争演变为产业平台竞争。一大批造型新势力涌入新能源汽车产业,截止2017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已达到314家,超过200家造车新势力入局。
挑战一: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信心,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
对于电池技术、充电不便、价格及续驶里程的焦虑,仍然是制约大部分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因素。
挑战二:充电体系建设还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分布还不均衡
快充体系建设不够,分布不均衡;中国城市居民多为公寓式住宅,小区停车位配置比例低于1:1,老旧小区缺乏停车位配置;充电桩安装需城建、电力、物业等多部门交叉管理,自行安装困难。
挑战三: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但仍不成熟
新的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期,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最终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短期内会对企业经营造成一定的干扰;如网约车领域亏损期超过三年,分时租赁领域亏损期超过四年。